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解纶上任兖州通判,不住官舍,不去点卯。
      每日下到乡间不但帮助老农干活,还尽与一些老头闲聊家常,一副放弃治疗的样子。
      果然,孔谚只当他被吓住了,对其放松了警惕。
      转眼,解纶上任已经一月时间。
      兖州各处布告栏就贴出了告示,兖州通判为了体察民情,狱讼公案,在城隍庙设立衙署,百姓有蒙受不公者,皆可前来递状带书。
      有识字的念出了告示,百姓顿时吵杂起来。
      “真的假的,怎么不在衙门办案跑到了城隍庙呢!”
      “你脑袋长来做什么的,谁敢在兖州城里假扮朝廷命官,小命不想要了!”
      “说得也是啊!”
      “走,我们去城隍庙看看去!”
      很快,上百个看热闹的百姓围到了城隍庙,众人果然看到了城隍庙的牌子下面还挂着兖州通判衙署,众人指指点点,却是没有一个上前报案的。
      半响,才有一个老汉走了进去。
      “俺不识字,不懂得写状纸,也能报案吗?”
      一个文吏坐在门边的小桌子后面:“当然可以,老丈你说,我来写。”
      老汉很快将事情说了一遍,文吏又询问了他的信息和住址。
      翌日一早,老汉再次来到了城隍庙。
      解纶果然将城隍庙收拾出一间公堂,他就坐在城隍塑像面前,直接升堂。
      堂下,除了那老汉之外,还有一个富商打扮的中年。
      解纶喝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老汉道:“俺叫杨初七,高庄村人,俺要告这孔七放印子钱,还借机占了俺家田地。”
      孔七顿时喊起来:“小人冤枉啊,这杨初七当时求爷爷告姥姥的向我借钱给你老婆看病,现在她病好了,你就不认账了!”
      老汉道:“俺是向你借了二两银子给婆娘看病,当初说好了三个月后还五两。”
      孔七道:“既然你承认了就好,你不是没钱还么,那只能拿你家田抵债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便是到皇帝面前,我也不怕!”
      老汉哭诉道:“大老爷啊,俺是愿意还的,可是俺家没钱呐!”
      孔七道:“既然没钱,就用田地抵债,很公平嘛!”
      老汉道:“可你一下之就要夺了我家十亩田地,整整十亩田呐,都是上好的水田!”
      孔七掏出一张字据:“大人明鉴,当初可是立了字据的,上面明明白白写着利息是九出十三归。”
      “当初,你从我这里借了三两,三月后还五两。”
      “你整整欠了我一年,这连本带利可就要还十五两了,全天下都是这么算!”
      孔七这些人专门放印子钱,早已经摸透了法规,贯会钻法律的空子,难以找到破绽。
      解纶一拍惊堂木:“既然杨初七从你那里借钱三两,为期三个月,为何三个月到期你不上门讨还。”
      孔七道:“大人,我是看杨老汉家中贫困,念在同乡的份上,这才宽限他一些时日,哪里想到他竟然一直拖着不还钱,小人也是没有办法呐!”
      解纶冷笑一声:“那我还要给你颁一个善人的牌匾了!”
      孔七讪讪一笑:“不敢

第556章 解纶断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