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现在在大明还没有,得到外国去弄去。说起来这还要多亏了燕王开海运,郑和下西洋之后才能引进大明。”
      朱标停下筷子,问道:“陆兄弟,你有所不知,陛下在立国之初,开始下令实施海禁政策。朝廷多次关闭市舶司,以及颁布各种禁海政令来进一步防止沿海百姓出海经商。”
      “这都是因为沿海倭患猖獗啊,但国家此时初建,国库空虚,也没法派兵驱除倭寇,实在是没有办法啊。”
      这件事情陆渊也是清楚。
      倭寇侵扰九州东部及东南沿海由来已久,元世祖忽必烈两次派军渡海攻打扶桑,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那些扶桑出于报复,便开始侵扰掠夺九州沿海。
      在尝到掠夺的甜头后,他们的侵扰频次和规模也越来越大。
      而在元末,九州战乱不断,这些扶桑人更是变本加厉。
      而除了扶桑人之外,张士诚、方国珍残余势力逃到了海上。
      这些人都成为了海盗,经常袭扰明朝沿海边疆和过往商船。
      “太子可知道为何南宋能以不足半壁江山抗跨辽国,熬死金国。还抵挡蒙元那么长时间,那是因为南宋有钱。”
      “宋朝的宗旨是重商轻农,在总赋税当中农业税比例远低于此前的汉唐和此后的明清,商业税则占据极高的比例。”
      “宋朝的商船将瓷器、丝绸、茶叶销往五十多个国家,这为南宋带来极大的财富,最高峰时期,南宋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的60%,这才能支撑南宋的战争。”
      “我知道陛下如今的作战中心放在了北方,一心想要消灭北元余孽。”
      “但漠北终究是北元的地盘,明军进入漠北作战多有不利,补给困难。”
      “就算之后的燕王登基,多次北伐,却也是难以将其覆灭。”
      “不若大力剿灭倭寇,开海禁恢复海上商道,这样更利于大明的经济。”
      朱标思索许久,却是突然站起身来对着陆渊深深一拜。
      “多谢陆兄赐教!朱标会与陛下商讨此事,若是能成,当有陆兄一份功劳!”
      朱标说完便是大步而去,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但走到了门外又道:“沈五,你晚上带陆兄到常府街。”
      “陆兄,相信晚上能看到你想要的东西。”
      陆渊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却是沉思起来。
      ........
      夜晚,应天府。
      虽然是大明京都,但应天府也是进入了宵禁,只有少数区域还有人影在大街上闲逛,多数地方早已经是一片寂静。
      常府街作为靠近皇城的街道,多数都是大官的府邸。
      但夜色之中,一队锦衣卫已经是将郭府包围。
      “砰砰砰!”
      “谁啊!报丧不成!这么急!”郭府家丁揉着眼睛骂骂咧咧地打开门。
      但映入他眼帘的是绣春刀那冰冷的寒光,顿时将他后面的话都憋了回去。
      “这,这,官爷,你们这是做何?”郭府家丁颤颤巍巍地道。
      锦衣卫镇抚使上前两步,神色冰冷:“锦衣卫办事,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郭府家丁的心是彻底的凉了,他哪里敢拦,直接被推到了一边,而锦衣卫已经鱼贯而入!
      上百名锦衣卫如狼似虎,还有几个家丁没搞清楚怎么回事,还想阻拦,直接却是被锦衣卫斩杀。
      这些锦衣卫作为老朱手中的刀,可是办过不少这种事情,早就驾轻就熟了!
      锦衣卫一路横行无忌,这般大的动静就算郭府里睡得都是猪,那也被吵醒了。
      但看到冲进大院的锦衣卫,那都是吓得瑟瑟发抖。
      锦衣卫的声名,那可是一个个官员的人头垒起来的!
      没有人不胆寒!
      户部侍郎郭桓披着外衣走出屋子,看到那些飞鱼服,那颗心都凉了半截!
      空印案、胡惟庸案,老朱杀了多少人?
      他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哪里不怕?!
      “瞎了你们的眼睛,也不看看这是哪里,还敢闹事!”一个青年衣衫不整,却是指着那些锦衣卫怒骂道。
      郭桓看到这一幕,胆子都快吓破了,连忙上去拉住他。
      “鹏儿,不可胡言!”
      那年轻人还犹自不服,但还是听从郭桓的话,退到了后面。
      那些早已经握着刀,蠢蠢欲动的锦衣卫这才按捺下来,若不是给这户部侍郎几分面子,否则就直接砍了!
      “王镇抚!各位兄弟,实在是犬子不懂事,还请各位多多保护,管家等下给各位兄弟拿些买茶钱!”
      锦衣卫镇抚使却是抬起手,“不必了,郭大人,郭鹏你们跟我走一趟吧。”
      郭桓闻言,脸色瞬间苍白。而他旁边的妇人更是直接软倒在地。
      “我犯了什么事,你们凭什么抓我!”郭鹏这下再也忍耐不住,大声咆哮道。
      锦衣卫镇抚使神色冰冷,掏出驾贴丢到了郭桓面前。
      郭桓一看,已经是六神无主了。
      郭桓明白自己完了!
  &

第10章 郭桓倒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