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3章 大明议和,后金结盟!![1/2页]

明末从马尼拉开始 一语成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祯放下折子,说道:“让他进来。”
      “是!”
      一刻钟后,一个身材消瘦,面色古板的老人走了进来,正是杨嗣昌。
      杨嗣昌今年不足五十岁,才四十有八,却因操劳过度,面容憔悴显老。
      杨嗣昌见到崇祯,恭敬行礼道:“臣叩见陛下!”
      “杨爱卿找朕何事?”崇祯问道。
      “陛下!臣为大明而来!为剿灭伪乾叛军而来!”杨嗣昌沉声道。
      “哦?”
      崇祯坐直身子,严肃道:“爱卿有何计?可灭伪乾!”
      如今大明,谁不知道伪乾已成崇祯心腹大患,连南京都丢失了。
      据说叛军正在攻打长沙和凤阳,若是凤阳孝陵落入叛军手中,崇祯有何颜面为天下之主?
      可惜叛军过于强势,虽然伪帝李宏毅,因攻打下南京,没继续进攻,但叛军兵锋可没停止。
      这些日子,叛贼赵四先后打下安庆、庐州,将战火烧到凤阳一带,眼看凤阳即将不保,崇祯能不心急?
      杨嗣昌说道:“回陛下!臣有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必可对付伪乾叛军!”
      历史上,杨嗣昌四正六隅,是将流动作战的农民军堵截并包围,然后加以消灭。
      这个计划初期取得一定效果,后期流贼壮大,就完全没用了!
      如今面对伪乾,就变成了,以山东兖州济南、河南开封南阳、湖广长沙武昌等地,以重点城市防守,逐步夺取叛军攻占城市,削弱叛军,直至剿灭叛军!
      先不提这个机会是否管用,光是这个机会所需钱粮就绝非大明承担得起。
      尤其是丢失江南赋税,湖广粮仓即将不保的情况下!
      崇祯听完,大喜道:“善!爱卿所言甚是,就这样办!”
      杨嗣昌却道:“陛下!若要实现这个计划,需要大量钱粮!”
      钱粮?
      听到这个,崇祯沉默了,如今国库几乎可以跑马了,穷得老鼠来了要落泪!
      崇祯犹豫道:“爱卿需要多少钱粮?”
      “百万起底,千万不嫌多!”杨嗣昌沉声道。
      听到这话,崇祯心肝一颤,百万起底,千万不嫌多?
      你可知朕穷得快卖屁股了!!
      别说千万,百万钱粮,哪怕三十万钱粮,崇祯也不一定拿得出来!
      崇祯脸色青白不定,杨嗣昌又道:“陛下,可是担忧钱粮?”
      崇祯颔首。
      “臣有办法凑齐钱粮!”杨嗣昌信誓旦旦道。
      崇祯惊讶道:“哦?杨爱卿快讲!”
      同时,崇祯思绪万千,莫非是学叛军,大肆抄家?
      若是这样,朕是否该允许?
      “陛下!鞑子今日来了使者,想要议和,并且结盟!”杨嗣昌答非所问道。
      崇祯眉头紧缩道:“议和?结盟?”
      若是之前,崇祯必然断然拒绝,但现在叛军都打下南京了,孙承宗十万官兵也战死,如此危急时刻,议和也并非不行。
      崇祯沉吟道:“鞑子是否可靠?”
      杨嗣昌闻言,心里一喜,急忙道:“陛下!伪乾不仅是大明敌人,也是后金大敌!”
      “这一年以来,伪乾多次让倭寇侵袭鞑子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得鞑子上下不得安宁!”
      “据说鞑子上任大汗皇太极,也是死于大乾手中,双方可谓不共戴天!”
      “鞑子议和,绝对可信!!”
      “什么?你说皇太极是死于叛军手中!”崇祯大惊道:“他不是被祖大寿阵斩的吗?”
      杨嗣昌暗道苦也,怎么把这事忘了?
      不过已经说漏嘴,杨嗣昌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直接说道:“陛下!您仔细想想,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大明军何时大败过鞑子?更别说于万军之中,阵斩皇太极了!”
      “若祖大寿真有如此能力,怎会这么久龟缩于锦州城内,毫无半点战绩?”
      崇祯面色阴晴不定,良久才咬牙切齿道:“好好好!好一个祖大寿,朕记住了!”
      杨嗣昌不寒而栗,急忙劝道:“陛下!祖大寿手握重兵,驻守锦州!一个不小心,就是辽东局势崩溃,不可乱来啊!”
      “哼!朕知道!”崇祯冷哼道,神色极为不满。
      如今崇祯对辽东那些军头很是不满,若非京营不中用,关宁军又有大用,怎会如此忍让?
      崇祯问道:“说说吧,如何收拾伪乾叛军?”
      当务之急,伪乾依然是心腹大患,一日不除,崇祯睡觉都不安稳。
      生怕每天醒来,就是叛军又打下某府某地的消息,令他担惊受怕。
      

第163章 大明议和,后金结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