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历经数载耗费不下五十万,英国公府邸奴仆成群,每年仅开销就不下十余万。亲王乃太祖子孙,天潢贵胄,重建王府理当气派奢华,方显大明国威。而朝廷诸公却只批了二十万银子,且不说其中还有其他郡王的供奉,我实在想不出这点银子修建出来的亲王府能好过两位国公爷的宅邸?难不成国公爷的宅邸就理应比亲王府奢华?”
此话一出,两位国公脸色骤变,按规制,亲王府仅次于皇宫,而国公府比亲王府还奢华,当然有逾越之举。理是这么个理,但现实是不一样的,毕竟成国公和英国公的国公府两百年传承下来,自然有丰厚的底子,而德王府是战乱之后重新修建,加之朝廷窘迫,能拨出银子修建就不错了,肯定不能按祖制来修建。
其实,杨易也就是罔顾事实、偷梁换柱,来为自己辩解。杨易慷慨激昂道,“诸位说得好,宗藩乃国之根基,亲王府更要体现皇家的威严。更不能修建的连国公府都不如。陛下,微臣以为,二十万两银子修建出来的王府连国公府都不如,实在有损皇家颜面,至少要拨百万两银子,才能显得体面,否则,与其修建出来被几位国公嘲笑,不如不修!”
杨易口口声声为皇家颜面着想,连消带打把几位国公扯了进来。
张世泽气急而笑,“胡言乱语,我张家世代效忠大明,与宗室荣辱与共,岂能嘲笑。你你你……信口雌黄、黑白颠倒。”
杨易趁机道,“那英国公以为德王府是用一百万,还是二十万修建的好?”
张世泽毫不犹豫道,“当然是一百万修建的好,但是国库空虚,暂时没有那么多银子!”
“国库没有银子,你英国公难道也没有么?”杨易继续道,“刚才英国公说得好,勋贵与宗室荣辱与共,我虽然是新晋的侯爵,但是看到德王无处安身,心痛难忍。但国库确实没有银子,这样吧,咱们这些有爵位的人,人人输捐十万八万两,德王府的银子就有着落了,也体现大家与宗室一家亲的态度,传到后世,不失为美谈。”
花国库的钱,众人不会犹豫,但是输捐自己的银子为德王修建王府,勋贵们个个闭嘴了。
杨易对崇祯道,“启禀陛下,英国公高风亮节,同情德王,认为需要一百万银子修建王府才配得上,而且无须动用国库,愿自愿资助。微臣感慨,愿意响应英国公的提议,微臣建议,国公每家输捐十万,侯爵每家出资五万,伯爵每家出资两万。德王府的银钱就够了,以后宗藩有难,皆可照此行事,如此下去,我大明必将万万年!”
狗日的一群蛀虫,想收拾老子,老子陪到底。杨易心中暗骂。
杨易这样的建议自然符合崇祯的心思,勋贵们若是肯掏腰包,能为朝廷省下很多银子。但是,崇祯的希冀很快落空了,成国公跪在地上,“陛下,输捐宗室,微臣一万个愿意,但是微臣家里人口众多,耗费不少,微臣心有余而力不足!”
嘉定伯周奎一把鼻涕一把泪,“陛下呀,老臣就剩一点棺材银了!”
其余勋贵纷纷跪在地上,陈述自家的种种困难,声泪俱下,仿佛日子过得跟乞丐一样。朝臣们个个看着勋贵们表演的丑态,又大臣叹息,为了银子连老脸都不要了。
崇祯脸色阴晴不定,对杨易的不满转到了对这帮勋贵的不满。
不少朝臣再次被杨易惊艳的表现震惊了,杨易成功扭转局面,还将勋贵们推到了前面。徐知远长舒口气,暗中竖起大拇指,有此贤婿夫复何求!
第529章有此贤婿夫复何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