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7章上任户部[2/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其实李待问任职户部尚书才三个月,户部的积欠非他之责,而是国势如此,谁也改变不了。
      杨易苦笑不迭,“司徒大人高看晚生了,晚生有些小伎俩不假,当不得大用。然掌握国之重器,也是一筹莫展,还得要司徒大人多多指点!”
      “杨司农谦虚了,汝的特区就非常好,很多策略可以推而广之”李待问语气严肃,“国家赋税日益减少,已经伤及国本,非老朽退却,而是能力有限,不足以胜任。汝年富力强,正是施为之时,不可知难而退,当有逆流而上之勇气,方不负陛下期许!”
      李待问确实老了,已是花甲之年,身体孱弱,对于国事有心无力。
      杨易见李待问说话真挚,不似虚伪,正色道,“承蒙陛下信任,晚生自当竭尽全力,只是担心经验不足,引起不良后果!”
      “人非圣人,孰能无错!”李待问捋捋花白胡须,“汝大胆施为,只要能丰盈国库,得罪些人无妨,老夫为你担待!”
      杨易笑了,“多谢司徒大人!”
      两人言谈间,一位三十多岁的官员进来了,是户部右侍郎宋之普,得知年轻的杨易就是新任户部尚书时,宋之普除了惊讶就是惊讶。惊讶之余,态度恭敬,向杨易行下官之礼。杨易礼貌的回应。
      宋之普取出一叠公文,“这是二十万两银子的调拨手续,已经筹集完毕,请两位大人签字画押!”
      李待问悠哉的品着香茗,“宋侍郎,以后户部之事皆由杨司农主掌!”
      宋之普会意,将文书递交给杨易。杨易接过来,看了看,“这批银子是何用途?”
      宋之普解释道,“正月,济南城破,鞑虏撤退时焚烧全城,德王府和两个郡王府也被毁,现在要重新修建府邸,宗人府要求户部调拨银钱。”
      杨易不解,“德王不是被鞑虏抓走了么,再修建德王府有必要么?”
      宋之普道,“德王朱由枢被抓走了,德王之位由朱由枢堂弟朱由栎继位。”
      杨易“哦”了一声,就是迟迟不签字。宋之普向李待问求助,李待问老神在在,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宋之普不清楚新任尚书的脾气,小心道,“司农大人,这个是内阁批准了的,司礼监也批红了,我们只能照章办事。”
      杨易狠狠盯了一眼宋之普,吓得宋之普打个激灵。杨易道,“朝廷批准的事儿,我们肯定要办,还要办得漂漂亮亮的。”
      宋之普有些结结巴巴,“那您得签押才能办啊!”
      “不急!”杨易让黄佑找来一份文书,是河间府要求调拨赈济钱粮的事儿。杨易慢条斯理道,“重新修建王府的事儿先缓缓,把这二十万银子拿一半调拨给河间府赈济,另一半用来解决官员拖欠的俸禄,先解决我们户部拖欠的俸禄,让司务拟个条陈上来,只限近两年的拖欠,两年以上的拖欠只能交由下一任司农解决了。”历史上的积欠太多了,根本填不满,杨易能解决两年的积欠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宋之普有些傻眼了,新任尚书胆子太大了,连宗藩的银子都敢挪用。李待问双眼闭上,他后悔了,后悔刚才放出大话,说要为杨易担待,没想到这杨易胆大包天,他这把老骨头怕是担待不起了。
      杨易见宋之普手足无措的样子,厉声道,“照本阁的话去做!”
      “喏!”宋之普抹抹额头的汗水,领命去了。旁边一直没有插话的黄佑,本想劝谏杨易,但看到杨易坚定的态度,也就识趣的闭嘴了。内心里,他为杨易的做法点了个“赞”。
      ……

第527章上任户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