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岸。
杨易率领中军沿卫河南岸一路东撤,进入了大沽。大沽地处卫河入海口,原本只是天津卫下属的一个墩堡,由一个千户带着几百军户驻守,这几年,随着杨易开辟的海运航线逐渐兴盛,有河运、海运码头多座,很多商号在这里驻足,逐渐变成一座小镇。
此时的大沽镇空空如也,老百姓全部被疏散,只有一千卫所兵驻守。杨易进驻大沽,全面接管大沽。
杨易前脚进入大沽,多尔衮率领的追兵后脚就到了城外,豪格也率军赶到大沽北岸。除了东面是茫茫无际的大海,大沽被清军重重包围。
杨易站在墩堡的城楼上用千里镜眺望,视线所及之处全是清军铁骑,令人生畏。
大沽的千户说话有些结巴,“杨兄弟……不不不,杨……杨督师……鞑子人马太多,全是……全是精锐……”
杨易拍拍他的肩膀,“怎的,黄兄怕了!”
“不不不”黄千户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我我……黄有发上报皇恩……粉身碎骨……”
黄千户就是原来双山的千户黄有发,崇祯九年,鞑虏入寇,几乎将双山夷为平地,杨易的养殖场也没了。这个黄有发名为千户,战不能战,平时又喜欢贪便宜,是个很不合格的地方官。当时,清军来袭时,他第一个念头就是跑路,躲起来。
这家伙也并非完全混账,跑路的时候还知道带着双山军民一起跑路,没有自顾自的丢下军户独自逃生。养殖场的人员也被黄有发带到山里躲了起来,所以,虽然养殖场没了,但是人员几乎没什么损失。仅凭这一点,杨易不但没找他的麻烦,还想办法将他调到大沽来做了千户。
黄有发贪渎,但是有度。在杨易初创养殖场时,给了杨易不少便利,杨易对其颇有好感,他的侄子黄延嘉一直跟随自己,目前任职耽罗岛府使。
黄有发是见过发家之前的杨易的,他印象最深刻的,当时一无所有的杨易同自己“谈生意”的场景,这小子硬是空手套白狼。画出一个饼,让自己乖乖的交出土地与他经营。随后,黄有发见证了杨易一个又一个奇迹,也庆幸自己能与“当世人杰”攀上交情。
此时的黄有发见到杨易,双腿打颤,就差尿裤子了。
杨易安抚他,“几位嫂子可好?”当年,杨易还给黄有发的几位妻妾送给礼物呢!
“好着呢!”黄有发捋直了舌头,“嫂子们可惦记你呢,让我有机会请兄弟……督师大人到家里吃饭!”
杨易道,“待战事结束之后吧!”
……
为何之南虽然败了,而今又被困守孤城,杨易并不气馁,依然斗志昂扬,指挥手下做好防御准备。
清军在城外休息了一个时辰,就开始发起进攻。大沽只有屯堡有城墙,屯堡太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于是在屯堡外修建了很多建筑,形成了外城,而外城是没有城墙的。
清军攻入外城,同驻守外城的明军展开激战。明军依托建筑,展开巷战,在巷战里,骑兵毫无优势,只能成为活靶子。于是,清军弃马,同明军展开逐街逐屋的争夺……
第494章大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