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3章卫河之战(3)[2/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火器,明军步卒清一色燧发枪,射程和威力均强于清军。双方步卒军进入了火枪射程,一时间,枪声大作。
      明军的火枪射程远、准度高、火器使用更为熟练,在同清军步卒的对射中占据优势。明军步卒后面是跟着大量战车,这些都是普通的战车,车上装载的是飞龙弹,士兵们一个接一个的发射,一车的飞龙弹发射完了,又一车飞龙弹补充上来。
      飞龙弹有很多缺陷,但是数量多,几乎是地毯式轰炸,将清军步卒阵型炸得支离破碎,而那绵绵不断的呼啸声对清军形成心理威慑,飞龙弹在天空中喷出的黑烟几乎将阳光遮住。
      上有飞龙弹,下有铁甲战车,清军步卒近乎崩溃。多尔衮眼中厉芒一闪,手一挥,两万满蒙骑兵从左右两翼包抄而去,轰隆隆的马蹄声让大地微微颤抖,马蹄所过之处,烟尘滚滚。密集的箭雨从烟尘中飞射而出。
      明军迅速将战车往两翼防护,形成一道屏障。同时,火炮瞄着清军骑兵开炮,上百门火炮齐射,炮声隆隆。清军骑兵不得不拉开间距,减少损失。
      杨易下令一万骑兵直接攻击左翼而来的清军骑兵,左翼的清军骑兵经过火炮的洗礼,死伤惨重,气势弱了不少。明军骑兵一来,顿时处于上风。攻击右路的清军骑兵在被明军的战车阻碍了进攻的速度,遭到明军步卒的射杀。
      多尔衮面容冷峻,再一挥手,清军又出动三万人马,扑向明军。杨易做出反应,除了中军留守三千人马,其余明军几乎全部押上。
      战斗进入最惨烈的厮杀了,双方近十万人马混战,明军飞龙弹过去,清军箭雨从天而降,枪声、炮声、白刃格斗声响彻方圆十里。
      多尔衮派出了最精锐的满八旗骑兵,杨易几乎押上了全部力量。杨易眼神冷漠,他在兑现着战至一兵一卒的承诺,他在用明军将士的性命实践消耗清军有生力量的目标。敌众我寡,杨易没有抱希望能战胜敌人,他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将更多清军士卒留在这里。
      清军人马太多了,源源不断,而明军死一个则少一个,从天空俯瞰,飘扬明军旗帜的范围越来越小,有不少小股明军被清军包围。
      双方高烈度激战一个时辰,明军呈现出不支的状态,多处防线被清军突破。终于,驻守右翼的明军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再以难以抵挡清军骑兵,开始崩溃。参将吴学礼战死,李国英率残部朝运河方向退去。
      与此同时,负责中路的秦双、马廷实、卢光祖等将领为防止被包抄,不得不率部后退。左翼的明军在杜新茗、成魁、贺国英等将领的率领下,发动一次反扑,掩护中路军后撤。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明军是回光返照。
      清军士气大振,将领们纷纷请战,要将杨易的人头拿下。
      多尔衮穿上棉甲、戴上头盔,“本王要亲自拧下杨易的脑袋!”多尔衮骑上战马带着两万八旗精锐骑兵,朝着杨易的中军奔去。
      此时的明军,飞龙弹已经用罄,火炮或被毁或不能发射了,很多士卒的火枪都坏了。明军已经无法依靠装备和火力对清军形成优势了。多尔衮率领两万生力军而来,明军无法抵抗,全面崩溃。
      杨易痛苦的闭上眼睛,哽咽道,“撤退!”
      明军三千中军在清军形成包围之前,护送着督师杨易向东而去。多尔衮则马不停蹄的追击,他誓要将杨易的人头留下。

第493章卫河之战(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