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幸福的时刻,然而这样的时刻,在宫禁森严的皇宫内,是多么的难得,一年能见一面已是天大的恩宠。
在崇祯五岁那年,刘氏不小心流露出对朱常洛的不满,被赐自尽。
生于皇家,崇祯是幸运的,但也是不幸的,他从没感受到父母的宠爱,无法像普通百姓那样体验家的快乐。身为帝王,崇祯对自己的生母是怀念的,每当心中有说不出的空虚、绝望和愤懑时,他就会来到这里“看望”母亲,只有母亲的“安慰”才能让他心绪平静。
登基以来,国事艰难,内忧外患,崇祯承受的痛苦,他没办法向朝臣们倾吐,唯有将这种苦闷转化为对母亲的孝思,通过对母亲的孝思来排遣孤独、郁闷和痛苦。
其实,崇祯是个感性的人,凤阳皇陵被焚,他在宫中大哭几次。或许他的性子真的不适合做皇帝。
清军入寇,视大明京畿之地为跑马场,肆意蹂躏、奸淫掳掠,大明的国威被八旗铁蹄踩在地上,他崇祯的脸被打得啪啪响。这种苦楚,只有他崇祯自己明白。
“皇爷,楚楚小姐来了”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过来,轻声细语。
崇祯用手巾将湿润的眼角揉揉,“摆驾养心殿”
在养心殿暖阁里,崇祯召见了陈楚楚。此时的陈楚楚少了一分凌厉,多了一分沉稳,显然,这两年赋闲,心气平和了不少。
暖阁里,只有王承恩一个太监侍候,其他宦官皆被遣到外面去了,看见有机密之事商议。
崇祯坐在龙椅上,盯了陈楚楚良久,道,“怨朕么?”之前,陈楚楚秘密同满清谈判和议一事,因为始终谈判不成,崇祯将其罢免了。而且,陈楚楚为他做了很多“脏活”。崇祯之所以信任陈楚楚,是因为其确实精明能干,更重要的是她女流的身份,不引人注目。
陈楚楚恭敬的肃立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能为陛下分忧,赴汤蹈火,楚楚在所不惜;楚楚办事不力,令陛下不满,任何处罚,楚楚都心甘情愿。”
崇祯点点头,对陈楚楚的态度还是满意的,“汝冰雪聪明,知道朕召你所为何事吧!”
陈楚楚言简意赅,“当是对鞑虏款抚一事!”
崇祯沉默一番后道,“杨嗣昌、方一藻款抚鞑虏一事,已闹得满城风雨,朝臣们反对声浪大,已不可为。朕希望汝再挑重担。”杨嗣昌、方一藻派算命先生去款抚满清,已经闹得朝野皆知,崇祯决定再次启用陈楚楚这条线秘密议和。陈楚楚办事果决、狠辣,而且行事隐秘。
陈楚楚也没有废话,直截了当道,“陛下的底线是什么?”
款抚鞑虏的底线,杨嗣昌曾经多次问过崇祯,但崇祯始终含糊其辞,甚至对款抚的态度都未曾明确。根本原因在于,这帮人压根儿保不住秘密,他可不敢背负历史的骂名。
但在陈楚楚面前,崇祯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因为陈楚楚没有官方身份,做什么事,他都可以一推了之。
崇祯闭上眼睛,“只要鞑虏退兵,金银财货可商量……可岁抚!”岁抚,就是每年给财货,如同当年北宋和辽国的澶渊之盟一般。
陈楚楚道,“盛京要求约兄弟之国!要我们退出辽东!”这两样才是满清的核心诉求,雄才大略的皇太极岂能满足那点财货。
崇祯脸色难堪,这也是他始终犹豫的原因,“只要鞑虏退兵,这两项日后再议!”崇祯含糊其辞。
崇祯给陈楚楚除了一道大难题,但陈楚楚没有犹豫,果断领命。
第468章底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