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文又为杨易引见了其他几位官员,杨易一一回礼。
一番闲聊之后,范景文在码头附近的一座酒楼宴请杨易,既是接风也是饯行。
刚点完菜,朱大典就对杨易道,“老夫听闻过密丰军的战绩,刚才又亲眼见到了将士们的风姿,不愧大明劲旅。不知这次出兵多少?”
杨易坦然道,“三千!”
朱大典摇头叹道,“可惜太少了。若是有十万这样的劲旅,对付流贼那是手到擒来。”
老子养这点兵都快倾家荡产了,把老子卖了也养不起十万人,杨易暗忖。密丰军目前总兵力正好一万,密丰和上海各三千,耽罗岛两千,东番岛和琼州岛合计两千。就这一万兵,可是耗费了杨易无数心血啊!
“延之兄(朱大典字)说笑了,十万劲旅倾朝廷之力养着都费劲,他杨清华再有能耐也没可能养得起的”范景文笑了笑,“兵贵精不贵多,流贼看似庞大,真正的精卒也不过万把人,只要我们将帅同心,谋略得当,剿灭流贼可期!”
张国维道,“流贼肆虐,生灵涂炭,但愿这次能将流贼剿灭。”
言谈间,菜肴陆续上桌,众人正欲动筷,街上一阵吵嚷,有人沿街大喊,“急报!”范景文眉头一皱,“接信使上来!”
不一会儿,一位背插令旗的军官风尘仆仆的上来,上气不接下气,“流贼进逼和州,江南危矣!”
官员们大惊失色,不少人面露惶恐。和州就在应天府的上游,距离南京的直线距离不足一百五十里。这是崇祯九年一月,农民军进攻滁州以来兵锋离南京最近的一次。换句话说,若不阻挡,流贼一日之内即可兵临南京城下。
范景文接过信使递上的塘报,面色沉重的打开,官员们个个神情紧张,不少人心里打鼓,是不是回去赶紧通知家眷撤离。
范景文环视众人一番,抚慰道,“诸位不必担忧,贼寇流窜和州已是强弩之末,又有长江天险,南京无忧矣!”官员们想想也对,前两年流贼进攻滁州不也是被官军击败了么。
宴席继续,但已经没了气氛,大家噼里啪啦的吃了几口就纷纷告辞。
朱大典向范景文请辞,“质公(范景文别号),前方战事吃紧,我必须前去督军,金陵之事就拜托你了”朱大典巡抚凤阳、庐州、滁州淮安四府,尤其是庐州、滁州与和州毗邻,他必须亲临一线。
“汝所需军资甲仗,我会尽力满足”范景文点点头。
朱大典是利索人,说走就走,搭乘杨易的船过江。范景文和张国维送杨易和朱大典到码头,张国维嘱咐朱大典,“杨清华临危受命,初来湖广剿贼,不熟悉军情,延之兄可得多指点!”
朱大典道,“那是自然,再者他是总理,老夫还得鞍前马后的侍奉。”
作为军务总理,杨易对辖区内的各地巡抚、总兵有一定的征调之权。
范景文拍拍杨易的肩膀,“流贼肆虐,所过之地生灵涂炭,汝年轻而居高位,当奋力杀贼以报圣恩,拯救黎民。”
杨易正色道,“大人教诲,晚辈铭记于心!”
张国维叮嘱杨易,“汝年轻气盛,切忌心浮气躁,行事当三思而行。多听前辈的意见,断不可一意孤行。”张国维受过杨易的恩惠,担心杨易得罪人。得罪文人吧,不过口舌之争;得罪了武夫那可是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杨易笑道,“多谢大人提醒,晚辈一定谨慎行事。”
……
第396章副总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