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1章新城启动[2/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杨易趁机推出《官绅一体纳粮条例》,明确提出清量土地,无论什么身份,以田地数量征税,对于田地低于十亩的贫穷家庭免税。此例受到底层百姓的支持,但为士绅们一致讨伐,骂为“恶政”。
      士绅们的讨伐更多的停留在口水阶段,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群体,那就是“官”,官员也是免税的既得利益者,杨易的政策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衙门停止了转动,他们消极怠工。
      没有官员们的执行,一切政策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王大宪苦口婆心的劝杨易收回条例,否则将成众矢之的。他举例说,张居正当年变法就想改变官绅不纳粮的政策,穷极一生都没有改变成功,死后还被人掘坟鞭尸。
      杨易不为所动,他有密丰带来的一千虎兵,足以应付一切。
      ————————————
      当然了,应对措施要有,杨易成立特区行署,负责新政策的发布和执行。自己亲任署长,陈启新和项爻分别担任副职,兰卓负责财务,侯永负责军事。
      行署成立,正式宣布启动新城计划,列出了大体规划,同时抛出大笔采购订单,砂石、木料、精铁、棉布丝绸、船只、粮食等等,林林总总金额不下百万两银子。伴随着采购订单的是人员招募,招力工、脚夫、泥瓦匠、木工等等。
      在众多人员征募计划中有吸引了读书人的兴趣,那就是征募管理人员,有税务管理、警务管理、账房等等,而且薪水高,数倍于衙门相同职位的人员。读书人们从中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说是管理人员,其实就是没有头衔的“官员”。
      行署下成立了巡捕房,侯永任总捕头,负责新城治安,公开招募巡捕。其实就相当于官府的巡检司一样,只是名称不一样。
      可以说,行署就是另一个官府。尽管遭到士绅们的抵制,但是庞大的生意、高新的诱惑,吸引着人们前来。
      很多士绅明面上骂者杨易,暗地里也在琢磨有没有生意可做。
      对江南大部分士绅而言,杨易只能在上海蹦?,没有直接威胁。而上海县的士绅们则不同了,他们面对杨易的直接威胁,一体纳粮首先开刀的就是他们。
      豫园,本地的士绅们汇聚一堂,他们等待着知府杨大人的到来。平日里这些士绅们为了鸡毛蒜皮的事也时常闹矛盾的,是杨易这个“大敌”让他们团结了起来。今日是双方谈判的日子。
      杨易一身常服而来,边走边欣赏豫园的风景。豫园风格采取苏州园林的风格,历时二十年修建而成,其奢华程度在上海首屈一指。整座县城本就弹丸之地,这豫园却独占了七十亩地,可以想象其奢华,主人潘氏。
      “园林构思巧夺天工,奇花异草、楼台阁榭,不愧上海第一园”杨易赞道。
      “多谢知府大人赞誉”潘氏眼中带着没落,“家父去世之后,家道拮据,很多地方已经多年没有修缮了,不然园子更加靓丽。”
      偌大的园子确实需要维护、修缮,但是费用高昂,此时的潘家已经是承担不起了,有了出售的想法。
      杨易很想将园子买下来,想了想还是忍住了,新城开发需要银子啊,可没闲钱了。

第331章新城启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