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8章抵达上海[2/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当晚,杨易设宴款待商贾们,觥筹交错中杨易同几位大商人再次达成协议,去年杨易在上海买地皮借贷的一百万两银子,杨易还息,本金再延缓一年。解决了旧债,杨易又从他们手里以上海官府的名义再借新债一百万两,这是以地方政府名义借的,杨易做担保人。毕竟,官府是没什么信用的,从来没人敢给官府借钱,因为那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还。唯有杨易以个人信用做担保才成。有了这笔钱,开发上海就容易多了。
      ————————————
      在江东城休息一夜,杨易乘船向上海进发。
      杨易身穿绯色斗牛服,犀带、乌纱帽,英气勃发。按朝廷规定,五品官职只能穿青色官服,崇祯特意恩宠赐杨易斗牛服。
      杨易昂立在船头,看着流逝而去的滚滚黄浦江,有种指点江山的感觉。心中筹谋着如何建设新上海,如何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自己又如何青史留名……
      船队横渡黄浦江抵达上海县城十六铺码头,上海知县王大宪率几个随从在码头迎接。
      杨易上岸,身穿青袍的知县王大宪朝杨易行礼道,“上海县令王大宪恭迎知府杨大人,万安!”按明朝官制,县令为七品,但上海县属于上县,县令级别为正六品。杨易属于正五品,比他大了两级。
      “同安!”杨易背着双手,尽量让自己的官气显示出来。随从陈启新将相关文书、印鉴取出来,递给王大宪。陈启新正是提出改革被朝廷罢免的给事中,商洛武举。他被密丰军救了之后就一直留在密丰,目睹了密丰军同鞑子的战斗,深受鼓舞,主动请缨留在密丰。此番杨易将他带来上海,他做过官员,同官场同僚打交道方便。
      王大宪仔细的核对文书,特区设立,上海由县升为府,知县王大宪从正六品升为从五品同知,虽然品级提升了,但是却从一把手成为二把手了。原县衙其余官员由杨易决定,留任或调迁或罢黜。按明朝地方官制,县级官府带品级的官员只有县令、县丞和主簿,县令为主官,县丞和主簿为其佐贰官,其余官吏为不入流的官员。如典史、教谕、巡检、驿丞、税课局大使、仓大使等,还有不少杂织官员,在官员之下就是吏员、杂役等等。
      杨易看着跟随王大宪的几人,皆是书吏仆役打扮,眉头一皱,“上海难不成只有王同知一位官员么?”
      王大宪尴尬道,“衙门事多,其余同僚正处理事务,无暇迎接,大人见谅。”
      杨易确实不满,别的官员上任或调迁,迎来送往的好不热闹,自己堂堂知府上任却如此冷清。杨易哼道,“朝廷国库拮据,着实不该养闲人,忙是好事啊!”
      王大宪额头冒出冷汗,看来这个知府不是善茬。
      大批人群从小东门涌出来,往码头而来,片刻功夫,码头上人山人海。
      “做好防护”秦双大喊,护卫们呈扇形摆开阵势,拦住人群进一步逼近。
      “阉党祸国,阉党滚出上海!”
      “苛政猛于虎,杨易将鱼肉上海百姓!不能让他得逞。”
      “前有税监暴政,今有杨易作伥,要重税于上海,我们要将他赶出去!”
      “杨易祸乱江南,蔑视礼教,滚出上海……”
      “王知县恩惠上海,深得民心,如今被阉党陷害,我们要上疏朝廷……”
      群情激奋,人们挥动手臂,高声呐喊,欲将杨易赶出上海。有士绅、有学子、有普通百姓、有脚夫等等,他们将杨易围堵在码头上。
      杨易脸色骤变……

第328章抵达上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