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农场名下的筒子楼,支付少量租金,相当于后世的廉租房,这种房子只能说可以遮风挡雨,舒适度肯定谈不上。新来的贫穷流民都安置到周边的村子,他们挣了钱后多半都会到镇上购买房产。商品房有楼房、独楼、合院等等,价位高低不等,只能拿钱购买。农场的居民们有条件的也会根据自己的条件购买合适的房产。
密丰房地产为农场带来滚滚财源,成就了不少“地产富翁”,也塑造了不少城市贫民,加剧了两极分化。作为“规划者”的杨易,很清楚其中的弊端,和房地产泡沫带来的后果,但杨易不为所动,房地产带来的收益太诱人了,他无法拒绝。而且密丰房产再如何疯狂其体量都不大,京师有着有庞大的“接盘侠”,足够密丰房产繁荣几个年头。
农场行署衙门里,杨易正在接见晋商,这次晋商的团队可以用“豪华阵营”来形容。以前几次同晋商打交道都是?三拔为首,这次领头的是范家家主范永斗,作为儿子的?三拔只能坐末席。其他几位晋商有王登库、黄永发、靳良玉、梁家宾等人,都是家族中的头面人物,也是晋商中最具实力的家族,都在后世所谓“八大皇商”的名单之中。
在杨易眼里,这帮商人为了利益是缺乏原则的,没有底线。杨易内心是不愿意同他们打交道的,但是迫于现实又不得不接触。孤军从草原征战回来时,被债主逼债,是范家提供资金缓解了自己的困境;这次南征,也是他们为军队做后勤,保障了军队的粮草供应。唉,杨易无奈叹息,离不开啊!
双方一番客气寒暄之后,步入正题。范永斗掏出这次农场军南征时的账单,“大人,这是贵军南下时的账单,请过目,一共四十二万五千七百八十五两三钱七分”南下的所有消耗都是晋商垫资的,包括送给洪承畴和孙传庭的钱粮。
杨易哑然失笑,“范掌柜何须算计如此精确,尾数四舍五入即可,我们多给点也无妨!”杨易接过账单,交由崔柏达核账。
范永斗捋须一笑,“历来由商家抹减,怎能让客人吃亏,四十二万即可!”
“范掌柜的爽快,可为我省了五千多两银子,杨某就不矫情了”杨易对萧懿道,“库房中的现银可够支付?”
萧懿挺起胸膛,“够,只不过大多为碎银,没来得及铸造成银圆。”暴利的房地产为农场带来庞大收益,库房里的银子堆积如山,给了萧懿十足的底气。
杨易对范永斗道,“市面上货币成色不一,惯常我们会铸造成银圆支付,最近确实太忙了,来不及铸造。几位掌柜若不嫌弃,只能用碎银支付了。”
碎银本来就是常用支付手段,只有牛皮哄哄的密丰农场嫌弃,晋商们可不嫌弃。但是他们更震惊的是农场居然眼睛都不带眨眼的就能以现银支付这巨量账单。本来他们以为农场会支付部分,拖欠部分呢,谁知人家压根儿没拖欠的意思。
几位晋商面面相觑,这农场实力深不可测啊!
范永斗呵呵一笑,“跟杨大人做生意就是痛快,言而有信、付钱也不拖泥带水。更让老朽钦佩的是杨大人才是商人中的天才,经商手段天马行空,翻云覆雨间就能万金入账,让吾等靠着蛮力挣钱的商贾们汗颜!”作为嗅觉灵敏的商人,范永斗在密丰嗅到了浓厚的金钱气息,尤其是近乎狂热的房地产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也自然看到其背后的商业逻辑,但这种逻辑他们晋商是玩不了的。
第313章房地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