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章 治国齐家2[1/2页]

三国之最强皇兄 忆秋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站在刘毅这边的人虽众,却不包含李?唷A饺硕?吭谑保?陀行┎欢愿叮?跻愫罄淳由希?昙颓崆嵘砭痈呶唬??盟?皇娣??饧改辏??矫骼锇道铮?簧俳环妗
      本着对手赞同的,老子就要反对的原则。刘毅话音才落,他就出列道:“韩遂在西凉经营多年,刘将军既知他狼子野心,如此回复,不怕激起兵变么。”
      要的就是他兵变。
      刘毅心下想着,笑了笑反驳道:“那以李将军之意,就这么拖着,韩遂就不会反么?”
      三辅一带就是个马蜂窝,汉末以来,叛了降,降了叛,反反复复,已成常态。李?嗨涿欢嗌倌????獾愠J痘故怯械摹R皇奔洌??静桓医涌冢?涣跻阄实醚瓶谖扪浴
      这时大鸿胪种邵站了出来:“刘将军说得轻巧。关中诸将一向联动,韩遂和马腾虽偶尔有些不和,但唇亡齿寒的道理也懂的,一向同气连枝。只要韩遂一反,马腾肯定响应。两人为西凉一带势力最强,到时候互相裹挟,就是三辅大乱。这可是天大的事。”
      种邵是河南郡大族种家后人。自先祖种兢任洛阳令以来,到了汉末,很是出了些人才。长安之乱时,王允谋划刺杀董卓,其多有参与,所以在先天上就与王允同盟。
      大鸿胪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也是九卿之一,说的话当然也有分量。
      刘毅心下一叹,董卓死后,自己固然以雷霆之势拿下了长安,但头上不可不免,仍有西凉军阀的标签,这些士家大族先天反感,每每遇见大事,总得找点事情,出点幺蛾子。
      刘毅道:“正因为如此,才应收紧算缗税。如今朝廷实控面积狭小,税收是很大一份财源,既然韩遂注定要反,若是减免算缗税,即以资敌无异。此消彼长,就是大祸。”
      说了这么多,等的就是这句话。长安朝廷要立足于世,就必须有个稳定的大后方,三辅是个绕不过的坎。
      董卓还在世时,刘毅就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当时人言微轻,难见成效。徐庶走马去幽州时,给了他“盐运法”,这无疑为刘毅开了一道窗。
      有现成的经念,谁还去敲钟?刘毅也不客气,几乎没怎么改动,照搬上面的做法。这几年,朝廷一直牢牢控制着三辅的食盐运输。不但是韩遂,连马腾也上书过好几次,双方为减免关税的事,扯过无数次皮,只是韩遂这次用词更为激烈罢了。
      温水煮青蛙,刘毅等的就是他忍无可忍的时候造反,这样朝廷也有了出兵的由头。以前他们上书,皇帝还好言相劝,甚而使用“拖”字诀,就怕他们真个反了。但如今修养了几年,长安稍有余力,自然要解决心头之患。
      而长安也不是刘毅的一言堂,肯定得拿出来的讨论。只有说服反对之声,在朝堂上形成共识,才能对三辅用兵。
      刘毅环视四周,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如今朝廷多事之秋,袁绍虎踞河北,虽有襄候坐镇幽州掣肘,但坐大之势已成。”
 

第二章 治国齐家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