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前排的两个教授猛然间齐齐抬起头,品味着鹤轩这首词中的意境之后顿时双目放光。
这是以境遇而表心境,以景而诉情怀。
为何竹杖芒鞋轻胜马?因为早已做好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里准备。
就这半阙一出,方才车里面,这些才子佳人做的诗词全都被比了下去。
画面清晰的境界不够,境界够的情感不够,情感够的又画面不足。
一首诗词,从词句,情感,立意三个方面比较,三者皆上乘的才能算是好诗词。而车里的这些所谓才子才女,能兼顾两个的都寥寥无几何况是兼顾三者?
唯有钟林这半阙,三者合一,浑然天成。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怀疑都不堪一击,瞬间碾压成渣渣。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好!”
鹤轩话音落地,不知是谁暴喝一声。
“好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听到鹤公子这一句,我不禁想起了刚刚拿到燕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一刻。
激动的心情确实有,但更多的还是感慨万千。十二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能考进这个全国最高学府。
为此付出了太多艰辛,起早贪黑的学习争分夺秒不愿浪费一点时间,这一坚持就是三年。
终于考中了,县里的,市里的电视台都来了。
那个时候我记得很清楚,电视台的记者问我,能说说你为了考进燕京大学付出了多少努力么?
我以为我当时会有很多话倒出来,可那一刻我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回头望去,记忆中好像除了上课就是刷题,除了刷题还是刷题。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承受的辛苦,付出的努力,似乎都不足道哉了。”
那个同学说的很激动,声音带着哽咽微微颤栗。
这首诗,写到了他的心里,触动了他的经历。
可这番话,却又仿佛戳中过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只有少数几个真的是天赋异禀,很轻松的学习就能制霸同龄。大多数学生,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
每年考中燕京大学的才几个人?一个省数十万考生,却只有一百来人甚至有的省才几十个人考入燕京大学。
一个个都是万里挑一的狼灭啊!
不把自己往死里逼,凭啥比别人优秀?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情,唯有经历过这种磨难获得巨大成功的人才能体味。
鹤轩回头看向张强那张铁青的脸,露出了不厚道的笑。
“来,大家来分析一下这首词。这首词有多好,好在哪里……”赵青教授打断了同学们的议论感慨,开始上课。
整车的人开始逐字逐句的分析这首词的精彩之处了,毋庸置疑。全词的阵眼在回首向来萧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但除了这句,其他的几句词也是精妙非常的。
词,其实和歌有很多共通之处。
歌分主歌和副歌,主歌的存在的目的除了交代故事,交代背景等等一系列主体内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为了副歌部分的情感做递进。让副歌部分的情感能够顺利爆发。
诗词也一样。
&n
第69章 也无风雨也无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