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一八三章 段和誉的诚意[2/2页]

寒门枭臣 鲟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宗部城寨,高泰运的命令也随后传来,还派来了高家的年轻一辈高寿贞坐镇伽宗部城寨。
      既然试探出了信安军的实力和意图,那么接下来就得看高明量的进展了,是继续打,还是有别的出路,主动权已经不在高家手里。
      高明量比段正兴等人先到一步,但是和信安军的交涉并不顺利。
      一来是没见到李茂,二来是被挂了起来,连个信安军重量级的人物也没见到,这差事眼看就要黄摊子的节奏,把他这个威楚府领主急的团团转。
      段正兴和高智昌后来居上,只因李茂对段和誉更有兴趣,至于高家,这种窃国而且成功过的人家,骨子里根本不可能臣服。
      要么被彻底剿灭,要么就听从命令迁徙离开大理国,摆在高家面前只有这两条路,李茂也不急着高家现在就做出选择,抻两天更好。
      段正兴是段和誉诸多儿子当中比较受宠的一个,但这次来见李茂,话事人却是高智昌。
      正经八经的礼数过后,高智昌接二连三的把大理段氏的诚意表现在李茂面前。
      首先是去除大理国帝号,以赵宋册封的金紫光禄大夫身份由高智昌代为觐见,连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的封号都没提及。
      其次是表达了对新朝的臣服,段和誉只要保住大理段氏宗祠即可,其他皆听从李茂的吩咐安排,可以说把姿态放到了最低。
      不低姿态也不行,大理段氏在西南边疆人所共知是高家掌控的傀儡。
      段和誉不介意换个人来操纵这个傀儡,只要别让大理段氏太难堪,段和誉甚至愿意亲自来负荆请罪。
      这样的态度,和高泰运相比高下立判,也容易博得李茂的好感和同情,主要还是对段和誉无法言说的混乱关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李茂虽然不再纠结这次西南边疆之行的执念,但是依旧出了状况,钟灵毓秀,穆婉清,阮氏双姝,在别人看来和段和誉八竿子打不着,一文钱关系都没有。
      但是在李茂心里世界的某个地方,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道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就冲后世小说家言人物的原型,后来的演绎,李茂如果不对段和誉有点好感,委实说不过去。
      高智昌一见面就抖露出大理段氏的底牌,李茂也给予了足够尊重的回应。
      大理段氏还想永镇南诏旧地,继续做个空头傀儡,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李茂允许段和誉带上段氏族人搬迁到金陵城,也算替金陵城的繁荣做点贡献。
      金紫光禄大夫有点贬低了段和誉,毕竟人家现在名头还是大理国皇帝呢!
      投诚的这么有诚意,一个空头公爵的名位李茂舍得,朝廷也不差段和誉这点俸禄,但是这个公爵的爵位不能是世袭,每一代都要降格册封,估计过个三五代,如果段氏没有杰出人物,就是个富家翁而已。
      一个有诚心,一个有诚意,这场不是谈判的谈判进行的异乎寻常的顺利。
      高智昌甚至有点觉得不真实,直到看见李茂和颜悦色的和段正兴谈起了段和誉,他的心才有点落底。

第一一八三章 段和誉的诚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