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门一开,冷风灌进来,屋内变得更冷了。
      江绿站在门外,听着里面的动静。
      “二丫?你咋来了?这么冷的天,快进屋里坐。”
      刘氏家里的人都躺在各自的屋里。
      正是因为给几个儿子都买了棉花缝被子,这才没银子买棉花做衣裳。
      今年南安县旱了,那种棉花的北边听说棉花也歉收。
      往年二两银子一斤的棉花,今年已经涨到三四两银子一斤。
      村里家家户户都没有余钱,手里仅有的钱,还要留着粮食不够吃的时候买粮食,哪里敢花在买棉花上。
      反正一家子挤一挤,有一个人可以出去干活就行了。
      “三阿奶,我给你看个好东西。”
      小姑娘脸上冻得红扑扑的,进到屋里,便悄悄掀了衣罢,露出里面的毛衣来。
      “您瞧,这是我阿姐新做的毛衣,可暖和了。”
      刘氏身上穿的是芦花做的衣裳,哪怕把江民孝的也穿上了,整个人也冻得不行。
      见到江绿露出来的毛衣,她上手摸了一下,眼睛霎时就亮了。
      “这是啥东西做的?咋这么暖和?”
      比起芦花做的衣裳,这毛衣确实算得上暖和。
      “是用兔毛、猫毛和羊毛做的。”
      “这些也能做衣裳?”
      “咋不能做呢?大伯母前些时日不是还卖了些给我们吗?”
      “原来收这畜生毛的是你们。”
      前两日正轮到刘氏的大儿媳出门干活,她还记得她当时回来,说是卖了一两毛,得了一百个大钱。
      “是呢,我阿姐说了,后头大伯母再找到这些毛,可以先放着,然后与村里人一起上山,我阿姐教大家伙捻毛线,可以织衣裳呢!”
      江家村不兴纺线织布,有那功夫,还不如上山多干些活,挣点银子。
      “这得费多少功夫?”
      “不费啥功夫,就我身上这件,我阿姐只花了两日便织好了。”
      刘氏的眼睛亮了起来。
      “成,三阿奶谢谢你们姐俩。”
      刘氏转身出门,过了一会儿功夫,拿出一块饴糖塞在江绿手里。
      “快,天这么冷,吃点儿糖。”
      谢谢三阿奶。
      江绿没有推拒,接过便塞进了嘴里,欢喜道:“真甜。”
      去了刘氏家,江绿又接着去了另外几家与她们交好的人家,向大家展示了一下自己身上穿的毛衣。
      原本江家村的人只是收集来出售,得了信之后,便都攒了起来。
      又两日。
      日子已经来到了腊月二十六,季延文那边打听的消息还没有着落,江白即便心里着急,也没办法。
      来到平山的玄衣卫被她派出去了一半,就是为了查宋氏的下落。
      但至今仍然没有消息传来。
      二十六一早,江家村的村民们便相约一起上山。
      手里端着一个木盆,盆里放着大家这段时日收集到的动物毛。
      大冬天的,这些动物毛并不好收集,除了几户人家收集到超过一两之外,其他的人家那是只有一点点。
      山上,江白命人将收集到的毛都拿筐装了起来,摆在院子里。
      大家伙走了两个时辰的山路,到地方时,个个面色通红,身上都沁出了汗。
      “大伯母。”
      打头的人是里正媳妇,在她身后,是三阿奶的大儿媳许氏。
      两个都是江白的大伯母,但是这种情况下,许氏自然知道江白叫的是里正媳妇,不是叫她。喜欢荒年不慌,长姐钱粮囤满仓请大家收藏:

第124章 教村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