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8章 哥,以后我跟你混了[1/2页]

回家养老,我在终南山有套房 西红柿在农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啊,你这个转手能卖8万,你自己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小王是很上道的,有卫骏青在边上压阵角,他才不怕。
      “这价嘛,有点高了。”小贩两眼冒光,表情苦哈哈。
      也不知他是如何练成这副表情的。
      脸是榆树皮一样的脸,标准的盗墓贼脸,只是不经意间,眼中有光。
      “那我去找别人看看。”
      这是常见的套路,来回拉扯,都想有利于自己的价位成交。
      现在这条路上的小贩不止他一家。不过,东西越来越少,收不到拿得出手的东西。
      压价是常态,不压价才不正常。
      “这个价我收来没利润,还要担风险。”小贩也明白,他们虽不是一伙人,但在收购这一块,都是统一价。
      除非遇到特别好的东西才会打破行规。
      “行,你不要了,我拿到别的地方卖。至少县城我还是有些熟人的。”
      “小兄弟,不急嘛,我再细看一下。”
      是,在这片山头他们有机会,如果出了这个地界,他们再想追回来发,地就是大海捞针。
      “这个东西是值钱的,你一边降一下,一边加一点,两边看着办。”
      边上也有人道:“对,不要错过好东西。”
      这种东西,在农民手上是不会留住的。早年间,好东西都被这一行的人哄走了。
      这些收购东西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早年间,一块两块就能收到好东西;后来,有些有良心的人才花10块20块地收。农民因为祖上识货的人去世了,或是文化断层,许多东西就这样流落出去了。
      “5000元,这是我能出的最高价了。”
      “开玩笑,我说的是5万,不是5块钱,你以为你在打发要饭的?”
      那小贩道:“小兄弟,你说说,你手里的是什么东西?你识货的话,我给你出价。”
      “你啊,上坟就不要烧报纸了,不合适,忽悠人。这东西,我问过专家了。”
      “啥?”
      “我在直播间连线的鉴定,人家说拍卖的话10万是行情。现在给你半价,你还不识好歹?”
      “行,没想到在这个地方还有明白了。那你最低想多少钱出手?”
      卫骏青看两方差不多了,说道:“我自作主张,这个48000元,给你降一点。”
      “45000元我就收。”小贩最好还想挣扎一下。
      小王拉着卫骏青就走,不想在这儿浪费口水。
      “好了,好了,我收了,就47000元,给个面子,不然,以后我没法收东西了。”小贩在身后追,就像死了娘亲一样。那家伙,知道的人说他在收东西,不知道的人以为他把钱包被人偷了。
      “成交。”
      回家的路上,小王道:“卫哥,你怎么这么笃定他会这个价收?”
      “我好歹也知道一点东西。现在,也就咱们农民对钱没有感念,不知道好东西值什么价。他们在这儿大都是用四分之一的价收的。最近,我手机流量都用了不少,就是晚上在恶补鉴定方面的知识。”
      “卫,来,给你转200元,我再续一个月房租。”
      “行,还是你懂我,知道我爱钱。你哥我啊,现在就差钱,什么大餐之类的早都不爱了。”
     

第128章 哥,以后我跟你混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