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六章谈判[2/2页]

良明 叶羽千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于老爷此等大义,请受晚辈一拜。”
      这么做也没什么具体的目的,要说效果,也只有两点,一点是说明了,他想于老爷的投诚,表明他是站在于老爷这边的,而另一点则是认定了与老爷的大义,起一个推波助澜的效果。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当从龙之臣,不就是因为起了一个带头的作用吗。
      而沈煜此番就第一个带头,为其他几位茶商做了榜样,接下来几个也和他一样早有意动的商人们,也赶紧跟在沈煜后面附和。
      此刻的情况很明显,加上沈煜五比三,他们这五个人加起来,几乎就能占据整个嵊县八成以上的茶叶话语权,让剩下的三个大户都极为被动。
      其实当于老爷刚刚说出,他会拿出他们于家的人脉关系,来投资商会的时候,他们就一点优势也没有了,毕竟,作为如今的第一大户,比人脉,他们就算三家加起来,也没有于家一家的,说话好使。
      如果能共用这份人脉,那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意之路,就会宽敞许多。
      故而……
      “是的,于老爷乃我辈之楷模啊!哈哈哈……”
      本来只剩下三个大户还在坚持呢,但这时三人其中又有一人站的出来,公然开始恭维起了于老爷,这一下情况就更明显了,凭他们这些人的话语权,已经足够了,这个商会已经势在必行,其他人要么融合要么出局,绝对是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的。
      眼见着还有两家依然很嘴硬,与老爷不动声色的,再次张口道:“想必各位也知道,其实就在江浙这之地,对于我们嵊县眼红的人也不少,毕竟以我们小小一线,竟然掌控了如此巨大的财富,任谁他不眼红,最直接的其实就属于扬州商户,他们有财有实力,有市场,有人脉,却只能做贩盐这一种生意岂不可惜?要知道这财路是朝廷给的,朝廷也随时都有可能给他收回去,若是失去了他们耐以生存的盐引子,他们该何去何从?总不能坐视着家族从此破落吧,所以大家也知道,最近有不少扬州的大商人,频频出现在我们嵊县,为的是什么,不还是我们嵊县的茶吗?只不过就因为我们深信的,茶商一直极为排外,所以他们才找不到进击的入口。”
      “在下不妨告诉你们,就在前几日刘家的势力不得不被衙门贩卖之时,刘家的各大茶园,可都是被扬州的商人们争相哄抢的,刘家的忽然倒下让他们看到了机会,所以才会一股脑的出现,若是真的让这些扬州的大商人们接受了我们嵊县的茶园,凭借他们的财力,实力,若是真想贩茶,相信我们在座的各位,没有几个比得过他们的,只要出现了一个口子,以他们的财力做文章,就可以把这个口子不断的扩大,然后茶叶市场便再无我们本地人立足之地,相信这是各位都是靠着祖传基业发家之人,皆不愿意看到吧!”
      于老爷说完这话,在场的人皆是不断地点头毕竟这是事实,就他们这种小胳膊小腿儿的商人,平时在县上看起来也算是一个大户人家,可如果和那些巨商们比起来那就什么也不是,只要人家巨商一出手,几乎遍地就都会是他们的人,这种影响力几乎就是无与伦比的。
      就连在场的张大户也不禁的点头,因为他已经身处在扬州商会,所以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扬州巨贾们到底是有多豪横,可以说除了一些朝廷明令禁止的东西以外,就没有他们扬州巨贾们办不成的事,若是他们也开始着手了茶叶生意,那可真是不给其他人任何一点活路。
      这边,于老爷接着道:“幸亏老夫在刘家出事儿的,第一时间便察觉到了危机的存在,看见了扬州人们的野心,所以在官府的拍卖中每次都以好几倍的价格拿下刘家的产业,目的就是为了不让那些人有可乘之机,纵然,这次瓜分刘家产业的过程中,我于家算是拼了个元气大伤,但也好歹保住了我们嵊县自己的茶叶市场。”
      于老爷说这事的时候,面带红光,像是做了什么及其有意义的事情一样,事实也的确如此,没有于老爷的疯狂出手,他们这次集体来准备教训沈煜一顿的茶商人数可就不只有七个人了,说不定会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不过事情虽然是好的,可是在场的众人却并没有遇到有那么开心,毕竟刘家的这次产业瓜分虽然说扬州的商人们没有抢到什么东西,可作为在场的他们也没有抢到什么东西,刘家的十几个茶园,他们只抢到了五个,剩下的都被于家给吞并了,这也是为什么此时的于家能独占嵊县茶叶市场七分的原因,要知道此前可最多只占三分的。

第四十六章谈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