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太阳也依旧从东边出来在西边落下,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这一个月中莫自得还是隔三岔五的往莫老四家跑,韦柳枝也常常留他在家吃饭喝酒,只是对他提出的要求总是一笑置之,连碰都不让莫自得碰。
她这样小心自然是有道理的,因为她现在不单单是一个女人,还是一个母亲,她要不守住自己的底线,要让莫自得睡了的话,那可就不单纯是男女之间的事了,要让儿子知道自己的娘被一个糟老头给上了,不闹出人命来才怪。
这下可苦了莫自得,现在他还真象只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看着一块天鹅肉老是在眼前晃悠可就是吃不上,馋得他夜里老是梦见当年那个茅草棚,可每一次到要命的时候就醒了,气得他好几次想把自个给阉了。因为他老是往韦柳枝那跑,村里人对他俩的议论自然也多了起来,甚至有的人展开了想象,说他俩已是干柴烈火早就星火燎原了。
其实这种议论也正是莫自得想要的,没准这种议论还真能帮他一把。因为大家对他俩的事并没有什么难听的话,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俩都该找一个老伴,俩人要真能结合的话,对两个家庭都有好处。
人到了一定年纪身体自然一年不如一年,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老伴当然是最好的,别的就不说了,万一有个病痛什么的,互相照顾起来也比儿女们照顾方便得多。就拿韦柳枝来说吧,她要是生病了儿子儿媳妇就得回来照顾她,照顾她吃喝小两口都没问题,可有些事情做儿子的就不方便了,还非得靠儿媳妇不可,比方说接屎接尿擦洗身子什么的。
可儿媳妇就算再孝顺也有忙不过来的时候,更何况现在的儿媳妇有几个愿意把婆婆当亲妈一样照顾。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韦柳枝的儿媳妇怎样,而是说当今社会上的一种普遍现象。
这对于莫自得来说也是一样,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就是这么个理。
随着各种各样善意的议论一天天增多,有的老娘们已经公开劝韦柳枝嫁给莫自得了,说莫自得身强力壮的象马一样,正是她晚年的衣靠,当年错过了现在又撞上了,这就是缘分。
也不知是谁还特意打电话告诉莫老四,说他妈妈和莫自得好上了,莫自得马上打电话回来问老妈,韦柳枝说没那回事,说自从两家去签了租地协议后,莫自得就经常来家里帮忙劈些柴火,有时还帮忙挑水,还故意说有时莫友光两口子也过来帮忙,并不止是莫自得过来。
莫老是听她这么说也就不再问什么了,心想自己家那两亩地以超低的价格租给了莫有光家,他们家的人平时过来帮帮忙也是应该的,毕竟母亲一个人在家,象挑水劈柴这样的力气活有人帮忙当然更好。转眼间又一个春节快到了,这一年莫友光新建的大棚在春节前的这几个月里给他们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先前的投入也在这年收回了一大半,眼看着明年就稳赚了。
大年三十的头两天莫老四和戴金秀回到了家,两口子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莫友光家的大棚,这一看两口子不得不佩服莫友光这人还真有两把刷子,每年大棚种植的收入,比他两口子外出打工赚的还多。
因为一块地,两家的关系一下子近了许多,第一次在春节期间互相登门拜起年来,村里人也都认为要不了多久他们两家就会合成一家。
这男人和女人的事往往就是这样,朦朦胧胧的时候被人猜测被人议论,摆在眼前的时候反而就没什
第881章 无效的协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