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秋天到来了,这个秋天对于四山镇来说又是金色的,因为全镇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往年每到这个季节,旺小山和主管农业的副镇长陈二宝是最忙的,可以说除了开会外,他俩大多数时间是在乡下。当然,跟着他俩一起到处跑的还有刘艳。刘艳不愿意成天坐在办公桌前就是因为害怕自己越坐越胖,现在效果出来了,经过这一段时间风里来雨里去的往乡下跑,她足足瘦了一圈,体重回到了八十多斤,原先微胖的模样不知不觉又象当姑娘时一样苗条起来。
这天和往常一样,新寨村中心小学一大早又热闹起来了。随着早操结束,各个教室里很快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此时杨玉兰正带着副校长、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在食堂里对卫生进行突击检查,结果还是挺令她满意的,这至少说明食堂的工作还是做得比较到位。
多年来,学校的食堂一直做到肉类和蔬菜类自给自足,师生们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最明显的就是学生们基本上每天都能吃上一顿肉。而且学校还养了鸡,以养蛋鸡为主,每天产的蛋就能够基本上满足学生们早餐的需要。
至于蔬菜方面也是种类繁多,除了杨成安老两口承包的地能保证一部分蔬菜的正常供应外,学校又开垦荒地近二十亩用来种植各种蔬菜,大大的提高了产量。现在学校的蔬菜不仅自给自足,每月还有不少卖到四山的农贸市场,然后学校再用卖菜赚的钱进一步改善学生伙食,形成了令人欣慰的良性循环。
就在玉兰他们几个从食堂里检查回来,她刚走进自已办公室的时候,兜里的手机响了,是四年级一班的马老师打来的。马老师告诉她班里一个叫林静的同学说要请十天假,老师问她家里是不是遇上难事了,可她就是不说,只是一个劲的抹眼泪。
林静家在隶属于新寨村的一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自然村里,距离中心小学大约有四公里的路程。她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妹妹在离家较近的一所小学读二年级,弟弟今年只有四岁,还不到上学的年龄。
林静原先也是在离家近的那所小学上学,只是那所小学只有一年级到三年级,因此她读完三年级后就只能来中心小学上四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
和这一带许多农村女孩子一样,林静每天来上学时都会背着一个背篓,书包就放在背篓里,中午放学的时候她和同学们一起在食堂吃饭,下午放学后她背着背篓回家,等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这时候背篓已不再是空的,已经装了满满一背篓的猪菜。
这就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的她,过早的分担起了生活的重担。
林静的爷爷奶奶都不在了,本来父母抚养他们姐弟三人,生活上再怎么说也还过得去,可是自从前年她父亲因为脑溢血致残后,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全都落到了母亲柔弱的肩上,这个本来充满阳光的家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于是从那时起,小小年纪的她成了母亲得力的帮手。
其实林静家的情况杨玉兰非常清楚。
别看学校有好几百个学生,可是哪些学生家里比较困难,杨玉兰都心里有数,原因就是她经常去家访。旺小山经常下乡,她经常家访,在这一点上他俩其实是同一类人。
一般来说,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上学都不那么正常,
第673章 一个小背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