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8章 厚养与薄葬[2/2页]

桃花坪的女婿 当年顽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村的很多老人一生与世无争知足常乐,结果都是这样无疾而终的。”
      旺小山点了点头,问道:“上山的日子定下来没有?”刘树根说:“还没有,家里人还要去请李半仙,请李半仙来定下葬的日子和选下葬的地方。”
      旺小山说:“原来是这样。树根呀,谢谢你来电相告,这样吧我今天要开一天的会,明天再过去,咱们明天见!”
      之后和树根又闲聊了几句,这才挂了电话。
      第二天中午,旺小山和陈二宝还有刘艳一起去了仙塘村。这次他们三人是骑着摩托车去的。骑摩托车爬仙塘山旺小山无所谓,陈二宝上去可以下来可就认熊了,刘艳这娘们就更不用说了,赶鸭子上架逼她上去还凑合,下来非尿裤子不可。
      于是三人先去了拉塘村,到了拉塘村后把摩托车停在村里,然后沿着那条通往仙塘村的小路走路去仙塘村。
      仙塘村和拉塘村自古以来就频繁来往,这个村有红白事,那个村肯定要来捧场要来帮忙,反过来也是一样。所以他们三人来到拉塘村时村里没什么人,大多数人都去仙塘村了。
      刘树根的大姑婆已经九十六岁了,儿孙满堂不说还是无疾而终,在这一带来说应该是老喜丧了。这样的老喜丧是不急于下葬的,至少要在家里停放三到五日,在这几天里儿孙们会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还有就是这种老喜丧来帮忙和捧场的人会特别多,甚至有些根本就不认识的人知道了也会来,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各有各的说法,这里就不??铝恕
      到了仙塘村刘树根的大姑婆家,这里果然热闹得很,初看起来不象是在办丧事,倒是象在办喜事一样。
      “怎么那么多人呀?这也太超出我的想象了吧。”刘艳忍不住问道。
      旺小山说:“现在是新社会,政府提倡移风易俗,所以这丧葬礼俗的程序简化了不少。要在过去的话,这种喜丧得办好几天,还要做道场唱大戏,总之有你看的。”
      刘艳伸了一下舌头,心想我的妈呀,幸亏我嫁了个城里的老公,老公家要在乡下的话,真到了那一天怕是烦都烦死人了。
      旺小山接着又说:“老人辛苦一辈子把儿孙拉扯大,现在过世了,儿孙们把丧事办得隆重些本来也无可厚非,这也算是对老人尽最后的孝道。其实在我看来,儿孙们孝顺不孝顺关键是看老人在世的时候,老人在世的时候只要我们尽了孝道,别让老人带着遗憾和怨恨离去,这才是最好的圆满。可是有些人却不是这么做的,老人在世的时候他们不闻不问,甚至虐待老人,老人去世了却大操大办,归根到底其实并不是为了让老人入土为安,而是为了他们的脸面,同时希望老人死后保佑他们升官发财万事如意。”
      听到这刘艳点了点头,心想这样的人现在可不在少数。
      这时陈二宝说:“二姐夫说得对,我们村就有两兄弟是那样的。娶了媳妇忘了爹娘,父母老了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还常常被他俩骂得狗血喷头。父母死后他俩都是大操大办,冥币烧了几大箩筐不说,还有纸糊的轿车别墅,纸糊的丫鬟用人等等等等,最后大伙都说这兄弟俩有孝心,父母没白养他们。”
      接着陈二宝又说:“还有两兄弟刚好跟他们相反,这两兄弟母亲早亡,是老父亲含辛茹苦把他俩拉扯大的。兄弟俩长大后对老父亲非常孝顺,娶了媳妇后更是把老父亲当成宝一样供着,使得晚年有一身病的老父亲居然活到了九十一岁。老父亲过世后兄弟俩响应厚养薄葬的号召,决定将父亲的遗体火化,然后再与母亲合葬在一起。就这一决定捅了马蜂窝,亲朋好友们没有一个不骂这兄弟俩没良心的,弄得兄弟俩在村里呆不下,只好外出打工去了,直到头两年才回来。”
      旺小山说:“厚养薄葬早晚会深入人心,不过在咱们这大山深处,厚养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薄葬嘛,那可就任重道远了。”

第618章 厚养与薄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