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回来后,旺小山和老丈人杨成安谈起了工作上的事。
这一谈工作,就扯到王美香身上去了。这些年杨成安和王美香的事旺小山也听说过不少,他也知道杨成安的为人,可毕竟寡妇门前是非多,这闲话传多了,不可能对老丈人一点影响也没有,同时也会成为丈母娘的一块心病。
王美香长得漂亮那是大家伙都知道的,可王美香还炒得一手好菜,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木匠还在世的时候,王美香一家的生活在村里是很不错的,因为木匠除了正常出工外,还抽时间干木匠活。由于他手艺精,信誉好,再加上收费又低,所以村里村外,甚至别的大队每年来找他打家具的人还真不少。这样一来,每个月的额外收入都要比挣工分高得多,而且收的基本上又都是现钱,能很好地贴补家用,小日子也就因此而一天天地滋润起来,就连杨成安两口子也羡慕几分。
直到现在,王美香家的家具在村里也是最多最好的,无论生活困难到何种地步,她都舍不得把任何一件丈夫亲手打的家具卖掉。这些家具不仅寄托了她对丈夫的爱和思念,而且还能给她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看着这一件件家具,她感觉就好象丈夫每天都陪伴在身边一样。
小日子一天天地滋润起来了,有的人也就犯起红眼病来了,于是告到了杨成安那里,甚至告到了大队,说这是典型的搞资本主义发家致富。
大队因此派人来村里进行调查,杨成安也如实反映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木匠是贫下中农出身,为贫下中农打家具,收费极低,是典型的为贫下中农服务行为,绝不是搞资本主义。调查组通过几天的走访调查,得出的结果几乎和杨成安反映的一样,加上所有大队领导家里都有木匠打的家具,对他的印象也都不错,结果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提了。
丈夫的辛苦王美香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每天也要按时出工,同时还要照顾老人孩子,所以也帮不了丈夫什么忙。于是聪明的她就在厨艺上下工夫,尽量让丈夫吃上可口的饭菜。
工夫不负有心人,王美香终于练出了一手好厨艺,即使是最普通的农家菜,到了她的手里,也会变得非常可口。
木匠还在的时候,经常请杨成安去家里喝酒,所以杨成安对美香的厨艺印象极深。旺小山和杨玉兰结婚那天,好几样菜都是王美香亲手做的,因此他对王美香的厨艺也很佩服。
作为主管文教卫生和知青工作的革委会副主任,他决心要在新学期开学时,彻底解决各个大队中心小学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吃饭问题。也就是说,他要在各个大队中心小学搞学生食堂,至少要让每个远道而来,中午不能回家吃饭的学生能吃上可口的午饭。
他决定先从广平大队中心小学搞起,成功后再在全公社铺开。这种简易学生食堂搞起来其实很简单,一间小房子,一口大铁锅,再用火砖磊个大灶,基本上就成型了。柴火由各个大队生产队负责,反正山里有的是,定期组织人去砍就行了。米呀菜呀油呀什么的,公社解决一部分,大队生产队解决一部分,条件允许的话,学生家里解决一部分。旺小山想,只要大家伙都齐心协力为祖国的花朵着想,这事就没有办不成的道理。
杨成安对旺小山这个决定举双手赞成,不过赞成之余心里面又有些不是滋味,心想自已当了这么多年村支书,在大队革委会大小也是个委员,怎么就没想到这么个好点子,让这小兔崽子一上来就想到了
第26章 美香的厨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