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话,他们不是很多,那会有另外的人来谈判。
      考虑到运输的便捷,杜贝宁提出,直接用火车运输。
      他们从绥芬河那边入境,经过牡丹江,再运到吉林市。
      全程走火车,不用中转。
      华方的人担心大熊的火车是宽轨。变轨困难。
      杜贝宁说,“绥芬河边界区一百公里内,我们用的是窄轨。只要在那里变一下轨,就没有问题。”
      于是,这个问题解决了。
      接下来,就是数量的问题。
      如果是用火车运输的话,双方认为,得每天运两列车。
      一列车十七节车厢,两车是三十四节车厢。
      一车厢运七十吨。
      两车就能运二万三千八百吨。凑到二万五千吨一车。
      这里是东北大平原,火车跑的动。
      最后,确定了下来。一天运来二万五千吨。
      运输的问题解决了,便是价格。
      大熊给的价格,比山西的煤价,要便宜。
      落地吉林价,比山西煤要便宜百分之五。
      不过,杜贝宁提出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吉宁的三大市场,对大熊人开放。
      市长拿不定主意,说要请示一下。
      会议暂时中断。
      市长向曹云汇报了大熊人的要求。
      曹云也拿不定主意,便向校长汇报。
      校长听后,说:“等通知!”
      大红门内马上开了一个会,专题讨论吉林市的问题。
      会上,分成了两派。
      一派支持。说,这是繁荣吉林边贸的好事,能够打响国际品牌。
      以后,大熊人一看到了商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吉林。
      那样的话,除了买商品,还有大熊人来东北旅游。
      这样,就能增加收入。
      另一派的人反对。
      他们认为,我们国家的商品都供应困难,大熊人来买走了,就会造成华国市场的价格波动与商品紧缺。
      还有就是,对大熊人开放吉林市,会对东北的稳定不好。
      最后,支持的人占多数,决议形成了。
      校长说,“改革开放,就是要请进来,走出去。吉林市的做法,就是按照这个办法进行的。我们没有前例,没有经验,但是,我们可以摸着石头过河,走了一次,就熟悉了。”
      于是,大红门决定,在吉林,设立了边境海关,特许商品货物的进出境。还有接待大熊人的进境旅游。
      不过,进来的大熊人,不能离开吉林市境去其他的地方。
      就是去长春也不行。
      当大红门的决定下达后,曹云非常高兴。
      马上开了常委会,通知了宗央的决定。
      会上,各方面的领导都行动了起来。
      警察局的事最大,任务最大。
      进来的那多的人,得监督,不能让他们出事。
      曹云说,“你们警察局,可以增加一万个非警的人员,就叫协警吧,他们不是警察,只是协助警察执行公务。他们的工资费用,另计,由市政府负担。”
      安全的问题解决了。
      海关就设在了火车站内。
      进出的人,都要办理进入关手续。
      最后,曹云说,“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商品供应的问题。大熊一直,都是轻工奇缺,现在,口子开了,他们能进来了,那么,我们的货够吗?”

第355章 火电厂发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