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曹云避嫌,下乡三天。
      他在找一个地方,准备建一个工业区。
      办公室主任与赵承志陪着曹云下了乡。
      考虑到运输的问题,曹云决定,将工业区,建在芦庙镇。
      这里有一个芦庙站。
      火车上通京城,下通香港。
      运送货物很方便。
      毫州离河南的商丘最近,才七十多公里。
      而它离安徽的省会城市合肥,有着三百五十多公里。
      明显的,利用河南的资源是最好的。
      三天后,曹云回到了市委大院。
      市长过来,向他作了汇报。
      “这一回,宗先生决定收购我们市的中药一厂。翠先生决定收购我们市的中药二厂。”
      曹云知道,这两个厂亏的太厉害,早就关门了。
      曹云问收购价格。
      “一厂是最大的药厂,原来的建设投资是七十万元,那些设备,都被卖光了,只剩下厂房是好的,所以,我们作价八十万元。他们提出要那空余的三十万平方米的空地。宗老板说,老厂房,只是暂时使用,他要在空地上,建一个大的新厂。”
      空地在一厂的院子内,都长满了草。
      也有人在那里种菜种玉米。
      曹云觉得这个价格可以。
      “那三十万平方米的地,多少钱给他们?”
      “七十年的租用权,每年每亩四百块。一年就是十八万块,七十年,就是一千二百六十万华币。”
      曹云点点头,问,“另一个工厂呢?”
      “二厂比一厂差很多。只有两栋厂房,一栋办公室。设备也是卖光了,所以,作价五十万。主要是卖工厂牌照。不过,翠先生提出还要五十万平方米的荒地。地方由我们安排,他要建新厂。”
      “多少钱?”
      “他愿意出二千一百万华币,租地七十年。”
      “有地形与方位的要求没?”
      “没有。只要求在火车线与公路线边上,便于运输。”
      曹云问,“我们市符合这条件的地方不少啊?”
      “对呀,我们到商丘的沿线乡镇,都符合这个要求。”
      “那就答应他们的要求。先将工厂卖了,免得还要付银行的利息。对了,安排工人的事怎么决定的?”
      “两个药厂的工人,年龄大的,投资商不要,只要那些四十五岁以下的,在药厂上过班的人。不过书记放心,工厂在我们毫州,那招收的工人,大部分应该是我们毫州的人了。”
      其实,这些情况,翠华与老总都在每天的晚上,同下乡的曹云讲过。
      曹云说,“那就这样定下来吧!”
      当天晚上,曹云想了想,给省委书记打了电话。
      电话是书记的秘书接的。
      曹云说,“我是毫州的市委书记曹云,有工作上的事向书记汇报。”
      秘书说,他去向书记请示,如果书记有时间,那么,就会打曹云的手机。
      很快,省委书记的电话来了。
      曹云向省委书记汇报了这次的招商引资的工作情况。
      省委书记听后,非常高兴。
      当曹云说出他的想法时,省委书记表示,要亲自考察一下。确认那个计划是否能行的通。
      于是省委书记决定,明天早上乘直升飞机过来,参加毫州的签约仪式。
      合肥离毫州太远,开车来需要七个多小时。
      只有坐直升飞机,才赶的上签约仪式。
      曹云表示感谢省委的支持!

第257章 投资商来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