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最高的那一棵”。无为点了点头。
师父继续说道:“当年我因江湖仇杀,身受重伤,内力全无,本想之后,找我义弟为我报仇,我义弟时天机堂的人,当时江湖上天机堂的威望如日中天,我想,有天机堂给我主持公道,我大仇得报,指日可待,然而路过此山缺遇到了你,我又如何抱着三四岁的婴孩去赶路报仇,便想,暂时安顿下来,一来稳定下伤势,二来给你寻个好人家抚养,怎料这一过就是十几年了,十几年了,我在这道观里见到许多前人留下的典籍,慢慢的,仇恨也就放下了,现在只求我身死之后,你下山可以过新的生活。无为含泪点点头。
师父继续说道:“我死之后,你到我房里柜子,有一个箱子,有一口宝剑是我上山时带来的,还有就是这些年来往客商所赠之物,最重要的便是我之前提到的道家的一些典籍,在看完典籍明白其中含意后,便感觉若是先看到这些内容,也不至于几十年前陷于江湖仇杀之中,于其修身不如修心,你还年轻,孩子,外面的世界才是你的修炼场。
无为若有所思的看着师傅,这个月已经第三次听到师傅说这些话了,虽然每次说的话多多少少都有点不同,但大体意思还是差不多的。
师傅接着说道:“你下山后去天机堂,找我义弟李庭岩,绰号千斩弥勒。把此剑交给他,他自会明白的”。
最后这些话师父之前没有和他说过,无为听得格外认真,千斩弥勒,好霸气的名字,不知道日后能否教我习武,成为一代大侠。
无为沉思半刻问师父,天机堂在哪,怎么去找。
师父听后突然目光呆滞了一下,片刻间有恢复了平静,便道:“先到我房间把我说的大箱子拿过来吧”。
无为听后便站起身来,去取箱子。
师父自己脑海中的记忆渐渐的混沌起来,当年的情况到底如何呢,我什么时候捡的这个孩子,是上山的路上,还是下山的路上,我受伤的事情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啊,应该是真实的,并且应该是头部受的伤吧,也不太对,我今年应该七十多岁,无为也就二十岁左右,我受伤时应该不到三十岁,这三十年我去哪了呢,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呢,刚刚无为问我天机堂在哪,我怎么也记不起来了,怎么跟孩子说好呢,总不能告诉他我忘记了吧,这些年自己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具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就在此时,无为抱着箱子回来了,师父的眼神在一瞬间清澈了许多,他突然之间明白了,此时此刻,真、假又有何意义,可以确定的是,眼前的孩子一定是真的,他的徒弟,唯一的徒弟,无为。
师父走了,这次是真的,无为背着师父的遗体向后山走去,他刚刚哭了一场,他唯一的亲人走了,今后的路要他自己来走,并且是没有目的的走,因为师父临死之前也没有告诉他天机堂到底在哪。他现在的目的,就是根据师父的遗言,把遗体埋在后山最搞得那一颗树下,无为踏着沉重的脚步向前走着,不知道是背着师傅的遗体拖慢了脚步,还是对自己未来将要走的路感到彷徨。
到了后山,放下师父的遗体,无为看着一颗颗的树,哪棵才是最高的,怎么看着都一样高呢,难道需要一颗一颗的丈量吗。
无为坐在树下沉思,麻雀的叫声打破寂静,啊,有了,我若像麻雀一样,飞在空中,便可以分清哪棵树最高了。无为站起身来,走向身边的树便爬了上去,无为这么大的年纪,上树掏鸟蛋也是常事,他很熟练的往上爬,快到顶端时,树枝较细,在向上爬的难度也大大增加,此时满头大汗的无为找了个比较粗的树枝休息下,环顾了四周,沉思半刻后,无为便下来了。
就在这颗树下掩埋了师父,郑重的磕了头,无为含着泪水往道观走去。
路上无为心想:“最高的一棵树,便是师父给我出的一道题,我刚到后山,站在树下,如何能分辨出哪棵树高,带我爬到树上,拨开枝叶,看到其他的树都很高,或者说,从某一个角度来看,哪棵树都是最高的。哪颗树最高不重要,重要的是,转换角度,不可一叶障目。”
回到道观里,天也已经暗了下来,无为草草的吃了点饭,整理着箱子里的东西。
有师父说的宝剑,当然要带着,日后我行走江湖,仗剑天涯,没有剑怎么行呢,有几锭元宝,听之前的商人说过,这一锭元宝可以买一车肉包子呢,恩,这也带着吧。还有几本书,这就是师父说的前人留下的道家典籍吧,师父说里面的内容很好,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很好,日后我多看看,遇到不懂的再找人请教吧,听他们说外面的高人很多的,也有些其他杂物,也是其他借宿之人留下的,无为看了看也没什么用,或者他也想不出有什么用,就不带了。我把那个举子给的论语也带着吧,没事拿来看看,对了为什么那个读书人叫举人,以后遇到人要问问了。
无为又找了几件干净的衣服连同元宝和书一起包了起来,把剑和包袱放到了床边,想着明天要下山了,心中百般滋味,慢慢的便睡着了,梦中他有见到了师父…还梦到他手持宝剑站在山巅,任由冷风呼啸,诶,怎么还有个红骷髅。
第一章 脚下彷徨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