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菜上桌,前来赴宴的人一起上阵帮着将煮好的菜端上来。
虽然很想吃,但是大家都算得上是有头有脸,彼此之间谁也不差谁,要是不帮忙直接坐下来吃总归是有点难看。
还不如一起帮忙将所有的饭菜全部弄上来直接一起吃。
桌上的菜非常丰盛,不小的桌子只留出一圈边边给要上桌吃饭的放碗筷的地方。
有着厨房传出来的香气预热,大家一坐下,心照不宣。
马上朝着自己想吃的饭菜下手。
早就已将痒痒的嘴还有胃此时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缓过这一阵,众人才有能力安耐住自己内心的渴望,能够跟其他人继续聊天。
这一次的饭局不像之前那样,吃,不重要,重要的是吃饭的人。
现在人虽然还是很重要,但是吃更重要。
饭桌上面每当别人说话的时候他人就会低着头继续吃饭,感觉自己有发挥的空间,马上接过话茬说。
整个画面有些滑稽但却很自然。
许云在饭桌上面也说了一些场面话,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在吃东西。
国厨不愧是国厨,做的饭菜实在是太香了。
每一筷子的菜,从上面流淌下来的菜汁都能让碗里面的大白饭味道变得更加的可口。
美食在嘴里被牙齿撕裂被味蕾完全的品尝,最后到了肚子里面带给吃饭的人一丝难以言喻的温暖。
这一套下来让吃饭的人脑子里面不断的分泌这多巴胺,吃这一顿饭脸上笑容不断。
许云从楼上拿下来的杨梅酒也起到了助兴的作用。
饭桌上面的众人也没有想到,许云这酒不仅好看还好喝。
尤其是搭配上国厨们煮的菜,双重享受。
在座的那些被派出所局长邀请过来赴宴的人心里面对于局长感激,虽然吃饭的地点非常普通,但就这饭菜,只能说可遇不可求。
就算你有足够的钱,去到你所知道的最好的饭店也无法再找寻到这样的一餐。
这一顿饭时间很长,并且端上来的饭菜基本上没有剩下多少。
因为人多许云没有使用电饭煲而是用农村的大锅进行蒸饭,柴火蒸出来的饭也比给整个宴会增色不少。
淡淡的柴火味让白米饭味道好上不少。
觥筹交错之后,许云将盘子全部放到了一个大脸盆,准备到时候用神通进行清洁。
在场的人全部的都喝过酒,许云留下的房间也是在饭后被找上来的人全部预定完了。
幸好村长也在现场吃饭,对于剩下准备休息一晚等到自己的酒精代谢的差不多在离开的人来说村长可以提供住宿。
站在院子里许云正在享受着夜晚的凉风。
就在一分钟前,许云才应付完那些饭店老板,吃饭的时候他们就想着要跟许云卖一些餐桌上面的杨梅酒了。
最先找上许云的就是李晶棵。
现在许云终于有了喘息的时间。
没想到还没站一会边上又来人了。
“许老弟,今天的饭菜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听到有人跟自己的说话许云转过去看到了一个大腹便便的男人。
这个男人许云在饭桌上面认识了,是派出所局长带来的教育局的一个工作人员,说是说工作人员,但是能被局长带过来的肯定不是什么小职员。
“哈哈!主要还是这一次的大厨厉害,我没有想到泰于山老先生他们能够弄出这样的宴会,说实在的我吃饭的时候也非常的惊讶,远超出了我自己的额想象。”
许云悄悄地拍了泰于山一记马屁,不过这也是许云的真心话,晚餐真的是许云这辈子活到现在吃的最爽的一餐。
跟着这个教育局工作人员闲扯了几分钟。
话题也是逐渐从晚宴上偏折出来。
“许老弟,你前面的这一块地种的是什么?”大腹便便的男人指着许云前面的这地。
这个是许云自己翻耕出来,准备栽种番薯苗。
如今这一整块地许云早就找人将这一块地全部弄上了番薯苗,给自己打掩护。
“番薯苗。”说着许云指着不远处的其他地方,“现在村子里面大多数的人不是种番薯苗就是在种茶。种的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一年下来也是能够赚个过年时候的红包钱还有烟花钱。”
“最近教育局有政策,说是要让学生多多参与家庭作业,像是扫地拖地洗碗这些,说是为了锻炼小孩子。”中年男人忽然将话题拐到了教育局的政策上面。
许云在一边也是静静的听着对方的话。
“除了让学校里面的小孩子们参与家庭作业,镇上还准备组织学生下乡参与到农业的生产活动中,让这帮孩子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不是整天面对电子仪器还有汽车尾气。”
“很不错的设想,让孩子们干干农活,体会一下粮食来之不易也是好事。”许云微笑着附和对方。
教育局的人看着眼前苏安村的天地,“局里面其实讨论了许久,想着要去哪里组织给这些学生体验,还有主要体验什么样样的农事生产,最后大家觉得有水稻最好。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很多地方都准备跟教育局、学校接洽,准备达成合作,弄一个给学生体验的农田。
许老弟我感觉你们这边也可以弄,要是你们想弄得话我可以帮你上报上去。”
水稻吗?
来到苏安村许云并不想做一个什么孤僻宅男,毕竟整个村子还是保留着上个世纪的一点样子,要是许云这个外来者不主动外向一点的话,就会凭空多出很多的麻烦事。
所以许云时常会跟村里面的人聊聊天。
现在许云已经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了,倒也不用继续做着这样的事。
从以前和村子里面的聊天中许云对于村子也是有一些基本的认知。
就比如这个村子里面农作物的问题。
很早的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
村子里面的主要农作物不是什么番薯、茶叶而是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到的水稻。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是穷人,最重要的不是要搞钱而是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一日三餐。
所以种的都是水稻,为的就是每年都有足量的粮食给整个家庭吃。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基本的温饱问题不在缠绕在老百姓的面前成为主要的矛盾时就想着要怎么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换句话说就是搞钱!
水稻对于他们来说只能够填饱整家人的肚子并不能够给种水稻的人带来盈余,相比较之下。
相同面积下番薯或者茶叶带来的收益远高于水稻,于是苏安村掀起了种植这些的风潮。
再往后道路发达,每一个人出去回来都方便了不少很多人也不再被囚于这个村子里面,纷纷走出去求食。
继续的话就成了许云来到村子的情况,大多都是留守、恋旧的老人。
就算是种些东西都没有人种水稻了。
除了收益的问题,在水稻上面要付出的也比番薯或者茶叶的力气大。
水稻现在已经脱离了整个村子,只存在村子历史之中了。
许云脑子里面想着中年男人的话。
如今对于许云来说只需要稳打稳扎,自身的财富会慢慢的往上涨,不需要多久就能够达到以前许云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所以现在许云对于做这些,想赚钱的成分正在减少。
要是真的配合教育局的政策,想必也能够给村子带来不少的收入吧。
“这个我会跟村长商量好的,如果村长那边没有问题的话,那么肯定配合教育局的工作。”
说到底许云终究是一个外人,要是自己答应下来。
要是没有做起来还好顶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谈资。
要是做成的话,那难免会招致得了红眼病的人。尤其是这个是针对小孩子学生这一方面的,要出点什么事情那么就更加的糟糕了。
所以真的要做还是需要一个能够在村子上面说得上话的人,跟他商讨一番。
并且要是大家都觉得能做,还可以带着不少人一起做,众人拾柴火焰高。
如果能够将整个村子打造成一个教育基地的话还能够吸引外出的年轻人回来,一举多得。
有了许云的话,教育局的工作人员点点头,对许云说:“那么许老弟要快一点决定,现在政策都下来,看的就是你们的速度了。”
“没问题。”
聊完之后,很快就到了深夜。
基本上的人都没有离开村子,都选择留宿。
此日清晨。
许云从深山回来的时候已经有人起床准备回到镇上。
当今天的事情全部处理完,许云回到了村子,没有马上去自己的房子而是来到了村子。
准备跟村长说一下那个教育政策的问题。
来到了村长这边还是老样子坐在自己的客厅里面自己泡一壶茶叶,自饮自酌。
看到许云的到来,村长苍老的面容出现了灿烂的笑容。
“小许,来了,坐,喝杯茶来。”
走到了客厅里面找了一处空位坐下,许云感受到了村长的对于自己变得更加的热情了。
看来是昨天晚上的美味晚宴有作用了。
许云喝了一口热茶,问:“村长,村子里面还有人会种田吗。”
种田,村长知道许云的种田说的肯定不是茶叶。
&
第22章 教育一事立足于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