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功,那个孩子半道退学了,自己觉得实在可惜,还特意找了他,那孩子低着头一语不发,最后临走跟她说了一句:“我爸说上辈子打爹骂娘,这辈子才罚你进厨房,我爸说当厨子最没出息,说我若是执意学厨子,还不如去扫大街。”
\t晓青当即默然,不能说这孩子的父亲是对,但也不能绝对说是错,厨子是很辛苦,需要付出别人十倍百倍的努力去练习,这也才是基本功,最重要的还是做菜的悟性,如果没有悟性,便学一百年,也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厨师,到最后,也只能拿着微薄的薪水,一辈子做着最累的工作。
\t听到那个孩子的话,晓青便再没有挽留,那孩子已经不小了,如果他真爱这一行,不会因为父亲一句话就退学,改变自己未来的志向,能如此轻易改变,说明他并不是真心喜欢这一行,爷爷说过,做菜首要用心,要真心喜欢才可能做好,这孩子便再有天分悟性,却失了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不值得挽留。
\t而自己收下德福之初,并不知他有做菜的天分,但他对烹饪的那份向往和热情,打动了自己,这一行是辛苦,但若真心喜欢,便再辛苦也能找到乐趣。
\t不过,这位大老爷还真能折腾啊,这安府都快赶上酒楼了,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不是召集狐朋狗友吃喝玩乐,就泡在后院女人堆里,难道没正经事儿干不是说安家买卖做的很大吗,这么大的买卖,难道不用管理,现代那些大财团的老总,她也见过几个,人家那忙的,吃饭的功夫都没有,这位倒好,成天闲的没事儿穷折腾,弄得底下的人也跟着他不得闲儿。
\t跟晓青搭话的仆妇姓张,晓青就喊她一声张大娘,跟着张大娘从后头出了大厨房,旁边一连好几个院子。
\t张大娘挨个指给她看:“那边最远的那个,瞧见没就是门前对着一丛竹子的那个小院,是咱们郑老爷子的院子,高赵两位大厨也在那院子里住,本来大管家安排了伺候的小子,不想人郑老爷子竟然不用,平日咱们这大厨房上灶就是高赵两位大厨轮着来,总是有一个留在老爷子身边伺候着,这个孝顺劲儿,亲儿子也不过如此了。”
\t晓青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也是应当的。”
\t张大娘忙道:“可不是,摊上这么俩孝顺的徒弟,可比生多少儿子都强呢,旁边这个院子住的是大厨房的小子们,人住的多,以前成天闹哄哄的不消停,后来郑老爷子来了,安管事下力气整治了几个,如今才算清静了。”
\t又指了指她们眼前的院子:“这个就是我们住的了,人不多,算上之前的山柳,也才十个人,平常都在这儿住,轮休的时候才能家去,说起山柳了,西边的屋子就是小霜跟山柳住的,如今你也该搬过来了吧,等会儿我叫俩人帮你挪过来,也省的你来回折腾。”
\t晓青忙道:“晓青谢张大娘好意了,却我刚跟管事说了,暂时不挪过来。”
\t张大娘一愣:“这是为何咱们这儿可比外厨房强远了,院子里盘了灶,离着井台还近,洗洗涮涮方便着呢,屋子也严实,又盘了火炕,守着大厨房,不缺炭使,添满了烧半天儿,晚上能暖和一宿呢。”
\t晓青:“我干娘在外厨房,若我挪过来,以后再想瞧瞧干娘,还要等闲了才行,若仍住在那边儿,一早一晚都能过去。”
\t张大娘颇羡慕的道:“姑娘可真是个孝顺闺女,柳大娘认了你这么个干闺女,我们几个瞧着都眼热呢。”
\t晓青笑着客气了几句,跟她进了院子,院子比自己住的足大出一个去,收拾的颇为齐整,院子角搭了个棚子,盘了火灶,用来烧水,倒真比自己的那个院子强。
\t不过,晓青还是喜欢自己的小院,最大的好处是只有自己一个人住,便不好也能收拾啊,回头得了空,让刘喜儿跟德福也给自己盘个灶,不止烧水,以后饿了做点儿吃食,也不用再跑外厨房了,所以,还是自己的小院好老婆,下手轻点儿。
\t张大娘领着晓青进了左边中间的屋子,就回去了。
\t晓青一进屋,就瞧见干娘跟俞大娘两人正靠在炕头上吃茶,嗑瓜子,聊闲天呢,见了晓青,俞大娘忙跳下来:“忙了这大半天,姑娘累了吧,快炕上坐坐,好好歇会子,咱们大厨房好是好,就是活儿累。”
\t晓青笑着摇摇头:“我是小辈儿呢,大娘坐吧。”说着,自己挪了个板凳放到坑边儿坐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 拔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