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吉剌山是横亘在日月山之南的一道山脉,这道东西走向的山,把草原分隔成南北两个部分,绵延万里的弘吉剌山就相当于一座天然的城墙,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当年翟赢和雨领着三千多人的部族一路征战来到这里时,为了夺取弘吉剌山口这条沟通南北草原的重要通道曾经和彪悍的弘吉剌部血战了五天五夜。翟赢部死伤惨重但仍然寸步难进,最后还是雨出了个计策,以借路的名义邀请弘吉剌部大首领会盟,在会盟期间将弘吉剌部大首领极其随行侍卫全部斩杀。当晚,翟赢扮作弘吉剌部大首领的样子,率部悄悄摸到弘吉剌部的营地一顿烧杀,弘吉剌部上到没牙的老人下到吃奶的娃娃全被斩杀殆尽,一把大火让弘吉剌部彻底消失在草原上,而弘吉剌山口从这时开始就被匈奴控制在手中。
在草原上不论哪个部族都知道,只要在弘吉剌山口布下重兵就等于控制了北上和南下的咽喉要道,匈奴部的崛起就证明了这一点。翟赢控制了弘吉剌山口之后,立即封锁了这条通道使得南部草原各部无法越过弘吉剌山北上支援自己的亲族部落,让翟赢能够关起大门把整个北部草原当做自家的院落任意驰骋,四面征讨这才造就了强大的匈奴部。由此可见,弘吉剌山口在谁手中,谁就能够成为珍格格草原上的王者。
在弘吉剌山口南面,从山脉里流出的河水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流,草原各部管这条河叫做梅琳楚河,梅琳楚喝横贯草原蜿蜒向东流去所过之处无一不是草肥水美的膏腴之地,而梅琳楚河正对弘吉剌山口这一段水位较低,水量少的时候骑在马背上可以看到河底的卵石,最深处可以没过最高大的战马的头顶,浅处只能没过半个车轮。但在水量大的时候因为河水过于湍急是无法渡人的,大秦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进攻匈奴就是因为此时正是梅琳楚河水量较少的时期。
这么重要的地方当然需要重兵把守,即使翟熊回师日月山争夺大单于位的时候也没从弘吉剌山口调走一兵一卒,三万匈奴精锐守卫的将弘吉剌山口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还不算,在梅琳楚河南岸矗立着一座平缓的石头山,这座山虽然不高但却是梅琳楚河南岸的草原上最突出的一个制高点。最奇特的是河北岸的弘吉剌山脉中的山峰都在向着这座比它们低了不知多少倍的石头山偏斜,似乎是俯首称臣的样子,因此草原各部将这座山称之为吉尔特山,在戎狄的语言中吉尔特就是王者的意思,因此这座山也可以叫做王者之山。
不要小看这座吉尔特山,它恰好挡在最适合横渡梅琳楚河的浅水区的前面,在吉尔特山上也驻扎着匈奴军队,这就相当于一头拦路虎趴在秦军面前。
若果想绕过吉尔特山的阻挡从别处横渡梅琳楚河就比较困难了,因为别处的水太深就算人和马可以过去但物资却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去的,除非搭建浮桥,然而不把吉尔特山上驻扎的匈奴队除掉是根本没法搭建浮桥的,所以要想横渡梅琳楚河抢占渡口为第一要务,若要抢占渡口就必须攻克吉尔特山。
穆鹄立率领一万骑兵渡过梅琳楚河来到吉尔特山,原本驻扎在吉尔特山的匈奴万夫长和穆鹄立交代了注意事项之后率领五千匈奴军渡过梅琳楚河加入了弘吉剌山口的的驻军当中,也就是说弘吉剌山口的守卫力量又增强了。
穆鹄立接手吉尔特山之后,立即下令修建营寨堡垒,修建堡垒的意义不用说,而修建营寨也是出于必须,因为原本吉尔特山一直以来最多可容纳的就是五千人马,如今多了一倍的人数自然要扩大营寨的范围。
穆鹄立要在这里坚守三天,这对穆鹄立来说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秦军的战力强劲装备精良,最不怕的就是攻城拔寨,这种攻坚战秦军才是大行家,而作为守方的穆鹄立和秦军相比那就是个业余级的菜鸟基本不具备任何优势,好在穆鹄立在修筑对付义渠国和金雕部的防线时跟翟骏学了几手,如今全部用在了吉尔特山这里。
就在穆鹄立督促部下修建营寨堡垒检查原有物资的时候,侍卫长找到了他。
“万夫长,大公主来了,她把金帐建在了山顶上。”
穆鹄立二话不说跑到山顶,当他看到全身披挂的翟虹时,穆鹄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才几天没见翟虹的头上竟然有了几根白发,穆鹄立不由自主的抬起手想把那几根白发揪下来,可是手到中途却又放了下去。
翟虹:“我有白发了,不如从前美了。”
穆鹄立:“不,公主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的。”
&n
第616章 血战弘吉剌(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