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支持荣鑫征伐周边部落用的是驱虎吞狼之计,如果把荣鑫比作一只虎那么穆娅部和翟桓的犬戎部就是一群实力还算不错的狼,而那些架在荣鑫和翟桓之间的部落就像是一群羊。
作为义渠王的荣鑫自然知道大秦的用意,商方提供的关于犬戎部和穆娅部的情报通过风传递给荣鑫之后,荣鑫的确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按照荣鑫的本意,他是要吞并周边部族壮大自己,可荣鑫没想过要和翟桓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如果打成了拉锯战,那么无论是荣鑫还是翟桓都不能算是赢家,真正的赢家是大秦。因此荣鑫从出征开始压根就没打算和翟桓死磕,他的主要目标就是那些像一群羊一样的部落,吃柿子要捡软的捏这个道理是个人都明白。
荣鑫是这么想的,翟桓同样也是这样想的。和荣鑫相比翟桓的势力只能用弱小来形容,这个时候是不可以和荣鑫硬拼的。出于自保和壮大自身的目的,翟桓和荣鑫一样选择了先对周边弱小部族下手,而且翟桓和荣鑫不约而同的避开了对方的主攻方向。
那些像羊一样弱小的部落倒了霉,被荣鑫这只虎吞掉的就不说了,见形势不妙领着全族避开战火的部落,刚逃出虎口又进了狼窝。自古以来吞并战争都是血粼粼的没有丝毫人情和道理可讲,那些弱小的部落要么举族皆灭要么跪倒在地奉荣鑫或者翟桓为主。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对人类同样适用。
林泰领着一只有一千三百余户部众的部族,从西戎故地绕了一个大弯避开荣鑫和翟桓的军队向允敦科的营地迁移。这一千三百余户部众都是原来西戎王允丰帐下的部众,在大秦灭西戎的时候,这些部众纷纷逃离西戎腹地向北迁移,当他们听说西戎王子有了自己的领地之后,纷纷聚在一起商量着去找王子。但是他们因为害怕被荣鑫和翟桓这一虎一狼吞并所以不敢离开大秦疆域的范围,随着人越聚越多,林泰等待的时机到了。
当他以西戎王子师傅的身份召集部众并宣布要领着大家去找王子之后,这些部众一个不落的跟着林泰走了。要说一个林泰中原人在西戎旧部心中不应该有那么高的权威,林泰之所以能做到一呼百应还要归功于那最先聚集在他身边三百户部众。
这三百户部众的确是西戎族人,但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秦墨门弟子,这些墨门弟子的见识和能力不是那些后来聚集过来的部众能比的,因此三百户墨门弟子成了部众中的小首领,有了他们在林泰才能有效的指挥管理这支不算小的部族。
林泰领着这支能够让允敦科成为一个大首领的部族在茫茫草原上划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路线,一路走来还收留了不少躲避战火的小部落。这些一两百人的小部落面对荣鑫和翟桓的时候简直不够一口吞的,但对于林泰来说去是极好的补充。在草原上想要获得自在要么就让自己变得强大,要么就找一个强大的人依附,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法则,这没什么道理好讲。对于这些小部落来说能有个看起来不算太很的部族肯收留他们已经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一路走来,林泰没敢打出西戎的蓝色三腿乌战旗,只在队伍的最前面打起了一面红旗用于指明方向,免得部众们漫山遍野的瞎跑。
当他们渡过一条河靠近了滔滔大河的时候,远处的草地上跑来了一群人。这些人中那些骑着马带着武器的围在最外面,中间都是赶着车和牛羊的部众,五百多人上万的牛羊,这个逃难的小部落是到目前为止林泰部遇到的最大的小部落。
林泰勒住马抬手示意了一下,在他身后一个五百人的骑兵阵型迅速形成,一张张弯弓已经张开,一支支狼牙箭已经上弦。
对面的那帮人在距离林泰部百步开外停了下来,一个白发老人领着十几个健壮的武士驱马来到林泰面前。
老人在马上弯腰施礼之后说到:“尊敬的大首领,我是珲戎部落的首领珲克巴,为躲避战火率领全族来到此地。请问大首领是哪个部的,要去哪里?”
“西戎部大首领林泰,率全部前往大河之滨寻找我家王子。”
珲克巴:“西戎?是允丰王的部族吗?西戎不是已经被秦人吞并了吗,难道西戎王的儿子还活着?”
林泰:“对,珲克巴首领不如加入我们吧。”
珲克巴:“对于我们这样的小部落来说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加入你们总好过被翟桓或者荣鑫压榨,还请大首领收留。”
林泰伸出双手拥抱了珲克巴,这表示林泰部已经接纳了珲戎部。就在这时远处的地平线上传来了隆隆的的马蹄声,珲克巴的脸色立刻变得煞白,他颤抖着对林泰说:“不好了大首领,犬戎兵追过来了。”
林泰:“既然躲不掉那就打一场吧,总之不能束手就擒就是了。布阵!”
随着林泰的一声令下,一辆辆的牛车被掀倒在地组成了一道齐胸高的矮墙,林泰部的青壮全部翻身上马抽出了弯刀,所有能开弓放箭的人不论男女老幼都站在矮墙后面引弓待发。一见这架势珲克巴的眼睛亮了,他把自己的部众领到矮墙后面让他们和林泰部的部众待在一起,随后召集青壮加入了林泰的队伍。
林泰看了一眼身边的珲克巴问到:“不跑了?”
“不跑了,看了大首领的勇士们,珲克巴再也不怕了。其实对面的犬戎兵不多也就三百来人,可是一直追着我们杀,我们人少打不过他们,现在好了我们可以为死去的亲人报仇了。”
呜嘟嘟嘟~~~~
随着一声号角响起,一队打着白色金狼旗的犬戎骑兵出现在林泰面前。为首一人是个年青的身穿皮甲的壮汉,此人看了看对面严阵以待的林
第568章 狼贪虎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