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便是邢国这样的强国也有难言之隐。邢国与卫国关系复杂,由于同为姬姓封国,又同为齐国的联姻之国,也都得到过齐国的救助,长期以来两国关系密切。但是自从姬宜臼东迁之后,卫候卫和因为护驾有功晋升公爵也成了诸侯之长因此逐渐自大起来,逐渐的不把邢廖放在眼里。更主要的是卫候居然想跟齐国争高低论断长,这让邢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人故去之后卫国与齐国反目,当时已经衰落的邢国毅然选择了站在齐国这一边,并曾在邢国陪都夷仪城与齐国歃盟谋卫,使得卫国怀恨在心,并处心积虑灭邢。后来卫国派去间谍入邢,最终灭掉了邢国。邢卫反目的结果固然使得邢国国灭,却也使得卫侯背上了灭同宗的骂名,史称“卫灭同宗,春秋无义战”,由此开启了一个很不好的没有正义可言的混乱时代。
而现在邢廖找蒙义诉苦的原因是希望蒙义能从中周旋,规劝卫候不要和齐国过不去,同时也隐隐有把秦国拉倒齐邢小联盟之中的意思。
听罢邢廖的讲述,蒙义心中自有打算,如今秦齐联姻大秦自然要站在齐国一边这和邢廖的期待并不相悖,而且卫国也确实该敲打敲打了,大家都是护驾有功的,卫国虽然比秦国大但是也没大多少,看在老一辈的关系上蒙义不跟他计较,但也绝不会容忍卫国太过分。敲打一下可以,但是卫国和秦国离得比较远,秦国不可能出兵攻卫或者以大军威压卫国。倒是姬掘突和姬仇可以,邢廖应该也是这个意思,毕竟蒙义和姬仇、姬掘突是好兄弟,姬仇和姬掘突可以不听邢廖的,但绝不会不听蒙义的。
蒙义并没有当场答应邢廖而是盛情邀请邢廖到秦国观礼,邢廖满心欢喜的答应下来。大家都是当国君的,这意思已经相当那个明白了,这种事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必须坐下来细谈才行。蒙义肯谈就说明他已经有了愿意帮助邢廖的意思,邢廖此行的目的也就完成了一半。
随后蒙义有简单询问了中山国的情况,邢国与中山国是世代的敌国,中山国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国土夹在晋国燕国和邢国的中间,因都城(中人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中山国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曾长期与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诸侯的心腹大。而蒙义所处的时代中山国恰恰是戎狄之国,也是邢国的主要对手。在春秋中后期,随着邢国的衰落,中山国就成了晋国的主要对手,而此时的中山国在史册中被叫做“鲜虞中山”。
早在邢国封建初期,周王便有以邢国为纽带,联络燕齐晋卫、屏藩戎狄之意,因而特赐邢侯王命,肇建邢侯之台,统领周边诸侯,在太行山之东有开征伐战事之权,西周至东周时期,邢侯以一己之力,数次打败戎狄,与戎狄抗衡四百年,得到诸侯的广泛赞誉,很好的屏藩了周邦。但是连年的征战就算是邢国这样的大国也是受不了的,如今的邢国已经有了日薄西山的征兆,这也是邢廖急于找到新的联盟伙伴的主要原因。
了解了这些之后,蒙义给邢廖吃了一个定心丸,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和邢廖击了一下掌。这一掌让邢廖、吕禄甫和田襄哈哈大笑,也让姬仇和姬掘突的脸上浮起了笑容。
自从姬仇继位之后从勤王救驾到杀死周携王巩固姬宜臼王位开始晋国走上了迅速崛起的道路,晋国迎来了其历史上第一个发展高峰期,为日后晋国称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代晋国国君总是拿“继文绍武”来自勉,“文”指的就是晋文侯姬仇,他们将他当作是效仿的榜样,这足以看出晋文侯在晋国的重要历史地位。而姬掘突同样继承父志开疆拓土,使得郑国在诸侯兼并战争不断的春秋初期越来越强,这两位都是有雄才大略的国君,任何机会都是不会错过的。而秦国也正在迅速崛起,如今的故土比过去大了三倍不止,假以时日定会成为西方强国,加上哥仨是好兄弟,蒙义又是哥仨中智慧的象征,因此只要是蒙义想做的事情姬仇和姬掘突就算削尖脑袋也必须钻进来掺和一下,有便宜不占就是傻,姬仇和姬掘突绝对不想当傻子。
吕禄甫当然希望蒙义能站在齐国这一边帮助邢国,如今蒙义虽没说话但这一掌却已经表明了态度,吕禄甫彻底放心了,所以他才开心得大笑起来。
众人各偿所愿交谈起来也就没了顾忌,隐隐的一个新的强强联合的团体初现端倪。
“世子,你们聊够了没?”
一个娇滴滴的声音响起,众人回头一看却见姬姜的贴身侍女曼儿正俏生生的站在众人面前。
姬掘突大喊一声:“哎呀,嫂子的侍女都这么美,二哥这丫头我要了!”
姬仇一拳把姬掘突捶到一边骂到:“贺礼还没送上就想占便宜,还是兄弟不!”
田襄哈哈大笑说:“我等只顾说自己的事情怠慢了君主,秦侯,君主请你过去。”
蒙义拱手抱歉转身快步跑到姬姜的??车旁。
“姜姜,我来了。”
第514章 赢来封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