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姬宜臼派往秦国的使节是大夫公孙满,此人年纪有三十上下算得上是姬宜臼身边的智囊。姬宜臼命公孙满出使大秦是有目的的。他知道蒙义会借此机会和晋、郑、齐、申、燕结盟,因此姬宜臼命公孙满全程参与几国结盟的整个过程,参与商讨和制定盟书。结盟自然要举行一个仪式,姬宜臼还要求公孙满代表自己主持结盟大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姬宜臼要求公孙满和各国国君、世子私下接触希望能够说服这些人成为周王室的屏障,为周王室所用。最好能把盟主之位让给姬宜臼来座,而且是永久性的。
想法是不错的,但是太过自以为是了,姬宜臼顶着周天子的名却只有三流小诸侯的势力。此时别说是跟齐、鲁、晋、郑、宋、卫、吴越、楚这样的强国相提并论,就连大秦这样刚刚立国的诸侯国都比姬宜臼要强很多,想当盟主自然是没人答应。再说这个同盟是这几个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解决共同面临的难题而自发形成的,和周王室没有任何关系,周王室远在洛邑,让姬宜臼当盟主一旦有事岂不晚了三秋。再说这几国也怕姬宜臼拿他们当枪使,当鹰犬驱赶。毕竟姬宜臼还是周天子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这几国若是公然与之对抗,难免会在其他诸侯面前落下口实,比如虢公翰,这家伙没事还要找事呢。一旦真的有事,这家伙肯定会第一个跳出来纠集一帮诸侯打着清君侧、伐不臣的旗号为所欲为。这也是姬仇和蒙义一同去找虢公翰连吓唬带攀交情把他赶跑的原因所在。
至于对姬宜臼,蒙义现在是打心眼里有些烦。所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什么处境什么实力难道自己不清楚吗,这么折腾有好处吗?蒙义出使齐国路过洛邑时就跟姬宜臼仔细谈过,很显然姬宜臼没听进去还是自以为是的想干啥就干啥。这种态度让蒙义很是不满,天下之事哪有那么多应该的,即便是亲兄弟之间也要有个底线啊,更何况蒙义自己的麻烦事还没解决呢,哪有心思帮着姬宜臼争取这个对他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位置。
此次结盟很大程度上各国是看在蒙义面子上才答应的,能用三万军队打败十三万军队的人这个世界上很多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叫实力,这才是各国愿意来到大秦的主要原因。与之相比啥也不行的姬宜臼算什么,就算让他当盟主他的话谁听,这盟约有跟没有又有何区别呢。
鉴于以上原因,蒙义顾及到自己和姬宜臼的关系不好自己出面伤了姬宜臼的面子,于是这才让姬掘突这只趴在周王室朝堂上的猛虎出面和王孙满谈。
姬掘突和蒙义、姬仇比起来那就是个不讲理的,对敌人不讲理对姬宜臼也比较蛮横不讲理。一般情况下姬宜臼都不爱跟姬掘突说话,所以姬掘突攻打别的诸侯的时候,姬宜臼都是睁一眼闭一眼就盼着姬掘突干脆一去不回才好。姬掘突对天子都这样,对天子手下的众臣就更是看不上眼。他来到馆驿见到公孙满之后第一句话就是:“公孙满,虢公翰已经被寡人的大哥晋候,二哥秦国世子轰回去了。所以王上也不用担心虢公翰耍什么阴谋诡计了。你回去告诉王上我们几国就要签订盟书了,第一任盟主是大秦君上,没王上什么事儿。你告诉王上别有事没事瞎掺和,我们这结盟跟王上有啥关系呢,王上还是赶紧和王后生几个王子出来吧,免得大周从他这绝了嗣。”
公孙满早就看姬掘突不顺眼了,如今一见姬掘突如此傲慢无礼当即大怒,他拍着桌子喝到:“郑候太过无礼,先郑候在时对王室一向恭敬,而且为保卫王室战死于骊山之下。你作为他的儿子却对王室如此不敬,先郑候九泉之下岂能安心!”
姬掘突:“你少拿我爹说事儿,不说我爹还好,一提起我爹我心里的怒气就不打一处来。我得是怎死的,你知道不?”
“是为保护先王战死的。”
“没错,我爹为保护姬宜臼他爹把命都赔上了,我跟他还用得着客气吗?再说,姬宜臼他爹是死在犬戎人手里,而犬戎人又是谁招来的?你们忘了我寡人没忘,想让寡人对姬宜臼客气,休想!”
公孙满勃然大怒唰的拔出长剑指着姬掘突吼到:“你别在那里给自己不敬之罪找借口,犬戎是申候招进来的,我且问你申候又是你什么人!”
“你!寡人宰了你!”
公孙满一句话戳中了姬掘突的肺管子,没错申候姜宁是引狼入室的罪魁祸首,可他也是姬宜臼的老丈人。这事都成了姬掘突的心病了,按理说申候应该是姬掘突的仇家,可是他又是秦国君上的老丈人,也是姬掘突二哥赢来的外公,这关系复杂的就像一团乱麻扯不断理还乱,弄得姬掘突是不胜其烦。人家姬仇都快有儿子了,蒙义和姬姜那也是你侬我侬鸿雁传书,就剩姬掘突一个人犹如庙门前的旗杆孤零零的光棍一根。平心而论姬掘突还是很喜欢姜失考的,因
第422章 蛮横的姬掘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