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四人饮酒聊天好不热闹,姬宜臼忽然说到:“酒意微醺,我倦欲眠,你们三个继续尽兴,待我醒来我再接着痛饮三百杯。”
姬宜臼在红菱陪同下回到更衣之处,他并没有睡而是坐在那里想事情,随着他慢慢冷静下来,一个更大的困惑让姬宜臼百思不得其解。如果面前那人是姬宜後,那么赢来呢,赢来在哪里。那个从小就喜欢追着姬宜臼的小来不可能凭空消失吧?而眼前这个人和小来长得简直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如果他是赢来那么那块玉璧是从哪里来的?
这么多年赢来和姬宜後见面次数不少,赢来脖子上的那块玉璧姬宜後闭着眼睛都能想起每一个细节,如果眼前这个人就是赢来,那为什么换了一块玉璧,而且还是最让姬宜後不能释怀的姬宜後才应该有的玉璧。这其中到底有何隐情呢?想要解开这个谜就必须找到赢来,或者找到属于赢来的那块玉璧,但是该怎么查呢?
姬宜後敏锐的感觉到这件事只能在暗地里悄悄的查,范围越小越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红菱。”
姬宜臼轻轻召唤一声,红菱跪在姬宜臼面前抬头望着他。姬宜臼想了想起身来到存放衣袍的柜子前打开柜门,从自己的随身锦囊里掏出一块黑乎乎的圆形牌子握在手心里。
他转身来到红菱面前把握着牌子的手伸到红菱面前。
“命你详查赢来和他身边的人,要暗中查访可以动用你们的人。”
若在往常红菱早就伸手接过牌子不声不响的就把事情办了,但这次红菱却没伸手接牌子。
姬宜臼诧异的问:“怎么?这个任务算是王室有难?”
红菱摇摇头回答:“这个任务自然不算,但在三天前我主下达缄口令,凡是涉及赢来的事情除墨长老和一位女刺之外,其他子弟不得插手围着碎尸万段!因此红菱不敢接令。”
“方,他居然会下达这个命令,难道他知道什么?可是他为什么不告诉孤。”
“殿下以国士之礼兄弟之情待我主,殿下又是仁慈之君,所以我主才肯为殿下效力。殿下也知道,如今的岐门与之前大不相同,王子伯服的势力已经渗透进来,我主虽有防范但碍于先门主和穆天子的约定不能清理门户,所以只能限制打压那些人。殿下想要知道此事内情,不妨亲自到秦人大营看看,或许会有所得。玄铁令,只在紧要危急时刻使用,是门主给殿下保命用的,轻易不要示人。”
“你说得对,方已经为孤做了太多的事了,这件事是孤多年来的一块心病,也是极王室内幕的确不应该让方插手。红菱把玄铁令收好,今后你要时刻提醒孤。”
“喏。”
温泉养人也不能久泡,泡的时间长了人总是懒洋洋的。现在姬掘突就靠在池边侍女的怀中懒散的像是一滩泥,这孩子估计是喝多了,闭着眼睛还在嘟囔:“失考,你要快点长大呀,你长大了我们就成亲。呃,我难受~~~~”
姬宜臼命人把姬掘突送到寝殿内休息,又嘱咐人好好照看姬掘突之后,领着蒙义、姬仇来到飞霜殿外。这里是申后和申怡沐浴的地方,姬宜臼站在殿外大声说:“母后,儿臣想和小来一起去拜见姨父,不知母后需要带什么礼物过去?”
申后在殿内回答:“为你姨父准备的礼物就在车上,去跟你姨父说,我们是一家人心里有比什么都强,你姨父并不宽裕,以后就别拿这么多财物了。治理好秦地,富国强兵才是最要紧的。”
“是,儿臣知道了,儿臣告退。”
姬仇和蒙义也连忙拱手说到:“臣告退。”
“等一下,我也去。哎呀,母亲您打我干嘛。”
这是?赢的声音,随后申怡的声音传出来:“太子是去拜访你父君,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捣什么乱,在这好好待着。”
“人家想去嘛~~~~~,姨母~~~~~”
“怡,你就让?儿去吧,咱们姐俩也好说说话。”
“那,?儿不要调皮要听你哥哥的话。”
“知道啦。”
蒙义眼看着姬仇的眼睛都亮了,当?赢花枝招展的出现在哥仨面前时,蒙义都觉得出浴的女孩才是最美的,真的好像是一朵盛开的鲜花一般。姬仇已经傻愣愣的站在那里,已经不知道迈哪条腿了。
哥仨带上礼物结队而行,?赢的调皮劲又犯了,她不坐车非要和蒙义同乘一骑。这在古代也不算什么,毕竟是哥哥带着妹妹,众人也觉得这很正常,这叫兄妹情深嘛。但是姬仇显然也很想这样,他催马靠近蒙义说到:“二弟,都走了这么远了也该让你的马歇歇了,?儿妹妹,哥哥带着你。”
姬仇向?赢伸出了手,?赢嘿嘿一笑说问蒙义:“哥哥你的马累吗?”
这下在蒙义骑虎难下了,说不累吧那边姬仇瞪着眼睛大有不如他愿拔刀相见的意思,说累吧谁知道?赢这丫头又会整出出啥幺蛾子来。蒙义正在为难之际,?赢嘻嘻一笑说:“哥哥不说话想必是烦人家啦,妹妹心疼哥哥的马,那就换个人带我吧。”
姬仇一听喜出望外翻身下马想要把?赢抱到自己马上,不料?赢跳下马来直接奔向姬宜臼。
“太子哥哥,带我一程。”
姬宜臼哈哈大笑把?赢举到马背上,随后打马而去。姬仇尴尬的站在地上还保持着张臂拥抱的样子。蒙义拍了姬仇一下说:“大哥,你这也太直接了吧,连我都看出你啥意思了,?儿那么聪明岂能不明白?女孩家害羞,你就不能婉转一些吗?”
“贤弟,怎么个婉转法?”
“上马,我来教你。”
姬仇真听话一下子蹦到蒙义马上,蒙义一脸郁闷的说:“大哥,小弟是让你上自己的马。”
“等不及了,快教我!”
“唉。这智商啊。”
一行人一路走来,只见路旁成群结队的百姓携家带口,在官吏的驱使下向着五国大营走去。路边上已经没有的横倒竖卧的尸体,那些搭在洼地水边的窝棚也不见了,尽管路上的百姓们全都默默赶路,但也没有再像之前看到的那样凄惨。当接近五国大营的时候,沿途都有秦军设立的哨卡,到了这里周朝的官吏把百姓交给秦军之后,掉头就走。而秦军则是挨个登记造册,同时以每户为单位发放干粮。
百姓们接过干粮之后纷纷回头看着故乡,有许多人止不住的哭出声来。张固带着秦国官吏挨家挨户的劝慰,同时把有一技之长的人单独造册,并把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单独编成一队。秦军将士对待百
第150章 谁是赢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