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5章 想卖女儿吗?我帮你!【6000】[1/2页]

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 漱梦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昌平坂学问所——听到这个名词,青登不禁挑眉。
      要说这个昌平坂学问所是何场所,它可是在江户……不,是在日本全国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知名度的顶级学府。
      其前身为知名儒学家林罗山,于宽永九年(1632)在上野忍冈开设的名为弘文馆的家塾。
      元禄三年(1690年),五代目幕府将军德川纲吉将其迁往汤岛的昌平坂。
      原为林家的私人教育机构,在松平定信一力主导下的宽政改革(1787年1793年)下,成为直属江户幕府的昌平坂学问所。
      幕府规定:昌平坂学问所只招收幕臣……即旗本和御家人的子弟为生;培养辅左政治的幕僚和实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包括四书、五经、历史、诗文;教材以朱熹的着述为主。
      时至今日,在江户幕府的大力建设与宣传下,昌平坂学问所已成当今儒学教育的最高学府,所有有志于儒学之人的梦想之地。
      虽说昌平坂学问所只招幕臣子弟为生,但从宽政十二年(1800年)起,幕府开始允许并鼓励庶民子弟到昌平坂学问所听讲。
      不过,这条法规的颁布,并没起到什么显赫的效果,会到昌平坂学问所蹭课听的庶民,寥寥无几。
      毕竟江户时代没有科举制,并不存在劳什子的“读书当大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庶民们读再多的书、把四书五经研究得再深,也改变不了命运,没法实现阶级跃迁。
      既然读书屁用儿也没有,那谁又会去费那个心力苦渡文海呢。
      “那伙人是咱店的常客。”
      手代小姐姐压低嗓音,慢吞吞地解释道。
      “他们一有空儿,就喜欢到咱店里一边喝茶,一边阔步高谈,针砭时弊。”
      德川家茂饶有兴趣地轻笑几声。
      “哦?针砭时弊?”
      手代小姐姐扭头看了眼那伙儒生,确认他们并没有在注意这边后,吐了吐舌头,换上半开玩笑的音色:
      “我其实不太喜欢他们,他们聊天的声音总是很响,总吵到其他客人。”
      “而且……我觉得他们的为人不是很正派,他们总跟一个名叫板仓平彦的人渣厮混在一起。会和人渣做朋友的人,肯定也不会是什么好人。”
      在说出“板仓平彦”这个人名的时候,手代小姐姐以夸张的动作把舌头吐得老长,仿佛被什么又辛又辣又苦又麻的物事,给扎到口腔。
      “板仓平彦?”天章院可爱地歪了歪脑袋,“这人是谁?雅库扎吗?”
      手代小姐姐摇摇头:
      “不是,板仓平彦是正儿八经地武士,而且还是级别很高地那种类型——他是当今若年寄之一的板仓胜虎的次子。”
      若年寄的次子——这个级别确实挺高的。
      如果说,在江户幕府的官僚体系里,只在特殊时候才设立的最高官职“大老”是摄政王,寻常时候的最高官职“老中”是丞相,那么“若年寄”便是副丞相了。
      若年寄:属于辅左老中的职务,非老中、留守居、三奉行(寺社奉行、勘定奉行、町奉行)管辖的官员,皆由若年寄负责管辖。定员35名,与幕府的绝大部分官职一样,采取按照月份交替上岗的“按月轮换制”。
      “板仓胜虎的次子……”德川家茂一边呢喃,一边作回忆状,“嗯……原来他还有个次子啊……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呢……”
      手代小姐姐闻言,噗嗤一笑:
      “这位客官,您这话说的,怎么跟您认识板仓胜虎似的?”
      德川家茂澹澹一笑,对手代小姐姐的这句话调侃避而不谈:
      “手代小姐,你说板仓胜虎的次子是人渣——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做过什么伤天害理、有悖人伦的事情吗?”
      “唔……这个嘛……”
      手代小姐姐不动声色地扭头看了眼厨房的方向——她应该是在顾忌跟青登等人聊天太久,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甚至是挨老板的骂吧。
      在展开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手代小姐姐终究还是惨败给了自己的八卦之心。
      “嗯咳……!”
      手代小姐姐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说书先生般的姿态。
      “要说这个板仓平彦是何许人也,这还得先从他的身份开始谈起。”
      “他是当今若年寄的次子——这个身份虽很光鲜亮丽,但诸位客官,你们应该也知道,依照幕府的法规,不管是武士还是庶民,家业都必须得由嫡长子全盘继承,其余儿子要么另谋出路,要么潜居家中,做一个全靠家族的接济来生存的米虫。”
      “在这个所有非嫡长子的男性,都会面临的选择里,板仓平彦选择了前者。”
      “他以家族的能量作依仗,干起了布匹纺织的生意。”
      “幕府的《武家诸法度》禁止武家子弟从商,但这条法规早就没人遵守了。”
      “想当年,白河翁还禁止奢侈享乐呢,有人遵守过吗?去吉原享受鱼水之欢的人,还不是如同过江之鲫。”
      “这个做买卖呀,懂的人都懂。只要你有人脉、有靠山,那么不管你从事的是什么样的生意,都能干得风生水起的。”
      “板仓平彦的发迹史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他靠着他的那个好爹,很快就把纺织生意做大做强了起来。”
      “假使板仓平彦只是普通地经商的话,那倒也罢了,反正从松前到萨摩,商人多的是,也不差板仓平彦他一个。”
      “但问题是,板仓平彦的为人作风很有问题。”
      “据传言,板仓平彦的性格极其刻薄、无情、专横。”
      “他给其麾下工人们开出的薪资本就极低,居然还时常变着法子地进行克扣。”
      “工人生病了,或是别的什么缘由而没法出工了,会被扣钱。”
      “今日的干活量不达标了,会被扣钱。”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倘若只是抠门便算了,然除了抠门之外,板仓平彦的平日作风里最为人所不齿的,就是他的性情格外冷酷,没有一点儿人情味。”
      说到这,手代小姐姐忽地停止了对说书人的模彷,不再拿腔作调,轻轻地叹息一声,脸上掠过一抹暗色。
      “人总会老的。”
      “再怎么身强力壮的人,在年老之后,都会不可避免地力竭体衰。”
      “曾经有个老妇人,她勤勤恳恳地给板仓平彦打了近二十年的工。”
      “按理说,人家为你效劳了那么长的时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怎么样也得讲点情面吧?”
      “但板仓平彦还是不假思索地把因上了年纪,干活效率大幅减弱的老妇给开除了。”
      “适时,老妇直接跪在板仓平彦的家门前,恳求板仓平彦不要开除她。”
      “虽然我没有亲临现场,但依后来者的介绍,老妇为了保住饭碗,真的是使尽浑身解数。”
      “既晓之以情,又动之于理。”
      “她连声表示自己还能工作,她愿意把工钱减少至原来的七成。”
      “与此同时,她哭诉自己上有老下有下,丈夫因意外早逝,她是全家上下唯一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
      “她自己的父母,丈夫的父母,膝下的一对年纪都还不到10岁的女儿,全都仰仗她来养活。”
      “哪怕是十恶不赦的魔鬼,在听完老妇的这番独白后,也不可能会完全无动于衷吧?”
      “结果……你们猜猜老妇声嘶力竭的祈请,换来了板仓平彦什么样的答复?”
      “板仓平彦说:我就一干买卖的生意人,我开纺织铺子就是为了赚钱。没钱可赚的行当,我做来干嘛?”
      “你的手脚没以前那样利索了,干活效率远不如初,用来聘请你为工的钱,不再花得那么有价值。”
      “简单来说,你目前的劳动能力,配不上我开给你的薪酬。”
      “我是商人,不是割肉喂鹰的圣人。”
      “我出于利益上的考量,决定把你开除,改而雇佣比你更年轻、比你更能干的人,这有什么问题吗?”
      】
      “你若是有意见,就去奉行所告我吧!让官府来评一评,看看是你占理,还是我占理!”
      “至于你所说的有一大家子人需要你的抚养……这可就不关我的事了啊。”
      “全天下的穷苦人多了去了。生活过得比你还苦的人,实繁有徒。”
      “如果每当有人跑到我的面前跪一跪,流着眼泪地说些扇情的话语,我就必须得给对方一份工作,那我还过不过日子了?我的纺织铺子还开不开了?”
      “这样吧!我来给你支个招吧!省得你日后埋怨老东家无血无泪。”
      “你不是说你需要养一家老小,压力很大吗?你可以把你的那对女儿卖到吉原去啊!”
      “我看你的那对女儿长得都还挺好看的,肯定会很受男人欢迎,若善加培养的话,有望在未来成为众星捧月的花魁。”:???
      “你若有意卖女儿,可以来联系我。”
      “我恰好跟吉原的几家游女屋的老板很熟,我可以替你搭桥牵线,帮你把女儿卖个好价钱——如何?我够仁义了吧?”第145章 想卖女儿吗?我帮你!【6000】[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