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7章 议论纷纷[1/2页]

谢氏荣华 木心依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朝会,李景珏当众大发雷霆,把户部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你们就是这么替朝廷效命的吗?大好年景,收成还不如往年,你们征收的时候都不用脑子的吗?枉我如此信任你们,一应大小事情,都让你们出主意,结果呢?你们就是这么糊弄我的吗?竟然也同意降低税赋,混账……”
      群臣不敢吭声,任由他发脾气,户部的人集体低着头,跪在那儿,也没人辩解。
      等李景珏骂得差不多了,于乾道,“太子息怒,边关一直战事不断,户部的大人们一直为此事操心,故而疏忽了,”
      李景珏冷哼一声,“既然能力不济、处理不周,那就回家去吧。”
      现在的户部尚书严和,是个中间派,他磕头喊冤,“太子殿下,微臣冤枉啊,臣从下属手中拿了帐册看过,确实是收成不好,从里长起,一层层确认的,这才按照灾年的惯例,降低了税赋,臣自己家里的收成,也不及往年。”
      李景珏冷笑,“哦,那就奇怪了,我在京城的庄子,收成倒是不错。”他转身,从案上拿了几本册子,扔到他跟前,“让你也好好瞧瞧!”
      严和不敢辩解,拿着册子细细看了一会儿,面色诧异地看着李景珏。
      李景珏道,“如何?庄子里的佃农、管家都签了字的,数量也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与你的一样?”
      严和嘟囔,“殿下的地,是京郊最好的,微臣的自然比不得的,”见李景珏面带寒霜,他又急忙道,“殿下,下官真的有去四处巡视,京郊一带,光景都说不好,下官、下官——”他也挺无奈的。
      其实,严和不是完全的中间派,他是皇帝的人,只是不在几位皇子间站队而已,以前太子未立之时也是如此。这一次,皇帝带走了许多自己的人,留着空缺让太子的人上来,户部是个肥缺,他没有调走,做事比以往更上心了。
      陈晋平冲李景珏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站出来道,“殿下,严大人要为边关战事物资准备,没空去民间走访,特地吩咐臣前去巡视的。”
      李景珏脸色好看了些,“以前都不做事的吗?非到这个时候才发现?无论怎么说,户部都是难辞其咎,本宫命你们把这事查清楚,看是有人想要浑水摸鱼还是有人想要通敌叛国。”
      话到最后,便说得言重了,他又威严地扫视了殿中的众臣一眼。
      于乾道,“殿下先不要动气,现在只是京郊的光景,各地雨水不一样,收期也不同,且再看看其他地方吧!”
      李景珏一向对这个声名清好的于夫子很是客气,听得他说话,脸色也好看了许多,“夫子说得是,是我着急了,边关战事,打的就是粮草和武器,哪能不急?”
      于乾道,“也不能排除玉岭人派出细作捣乱的可能,臣建议,加强各地的排查和巡防,再派出专人去田间考察,既不要冤枉了百姓,也不能让别有用心的得逞。”
      有些不明就里的大臣糊涂了,永和王朝一直强调‘仁,在位的皇帝看到灾年,都会让户部降税赋,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而且,少报粮食产量的不是没有,查出来,罪首斩头、从犯重罚,恩威并施一番也就过了。
      怎么这一回竟然说到叛国了?
      李景珏也不管别人怎么想,发了一通火,就让各人去办差事了。
      朝堂有了议论,百姓也从别处得了风声,纷纷议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胖大婶信誓旦旦,“我远房表舅的女儿的小姑子就嫁在离元县。哎呦喂,今年

第327章 议论纷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