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8章 三五八 突发的生意灵感[2/2页]

铁肩柔情 古代机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见到了何晓军的脸色变得难看后,因为没有从何晓军那里得到商行去留确切答案的周叔,就更是心不住地往下沉,生出了前景不妙的感觉。
      周叔连忙对何晓军解释说,省城此时的各类市场都低迷到了极点,留下省城的商家大多没有生意可做,不少的商行已经关了门,甚至许多的已经逃离或准备离开省城的商家,放出了历史的最低价,抛售在省城的资产,所以,像司徒家的商行这样,还能维持下去,已经算难得。
      听了周叔的介绍,何晓军不禁陷入了沉思中。因为,他从周叔的介绍中捉捕到了一丝灵感。
      思索了一会后,何晓军又问到了沦陷后,省城的治安情况。
      一直没有离开省城的周叔说,刚沦陷时,省城乱成了一窝粥,到处都是杀人放火、抢劫*。幸好司徒家的商行,是以司徒怀璧这个美国籍民的身份开办,才免遭洗劫,他的一家也躲到了商行里,才幸免于难。
      日军侵占了省城后,就成立了一个伪政府。经过了伪政府一年来的管理、整顿之后,省城此时的治安已经算平定下来,不但没有了日军飞机的轰炸,也没有了杀人放火和明目张胆的抢劫。
      周叔还说,在近段日子里,日军正规部队的管理比较严格,一般的日军已经不敢在市区当街作恶,只有一些狗仗人势的汉奸、走狗和一些日本特务、二鬼子(从朝鲜或东北拉入部队的冒牌日军),不时在市区打打秋风,干些勒索、恐吓的勾当。
      听了周叔的介绍之后,何晓军捉捕到的那丝灵感越来越清晰,他再次陷入了沉思中,整理起自己的思路来。
      知道主人家都听眼前这位年轻人主意的周叔,当然就不敢打扰何晓军,站在他旁边静待他的吩咐。
      何晓军此时想的,是要趁眼前这个机会,发一笔国难财。
      美国不是有一个大富翁曾经说过:战争中和战争后的钱最好赚?何晓军就是准备赚一笔战争中的钱。
      熟悉历史的何晓军知道,省城在沦陷后稳定下来之后,市场一直就稳步发展,而且,由于省城这个地方再没有遇上过大战,所以,这里的市场也就没有遇上什么大的波折。
      何晓军还清楚,此时的省城虽然萧条,但随着一年多后,香港和周边地区的沦陷,不少原来逃到了那些地方的省城人,因为当时省城的伪政府建立之后,秩序慢慢建立起来,日本人也建立了伪商会,招揽逃离的市民和资本家、商人回来,加上那些逃离的人家乡土观念作祟和家业留下省城,不少人选择了回归省城。
      随着民众、商家的回归,省城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省城的市场开始逐渐恢复元气。
      当然,那只能说是一种畸形的繁荣,生产能力与消费力肯定不如以前。不过据前世的文史资料记载,说日本人认为在日本占领的大城市中,省城是恢复得比较快的一个,日本人对此相当满意。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何晓军打的是低吸高抛、囤积居奇的主意。他一是想趁这个时机在省城收购一些合适的铺位,像在山城时一样,囤积待升值后,再抛售出去。二是想趁香港未沦陷之前,进一批进口的货品,待香港那边的失陷之后,囤积居奇。
      对啦,说到了何晓军他们在山城购下囤积的土地,此时最少的已经翻了四五翻,让此时的何晓军,已经是一个固定资产惊人的富翁。
      当然,何晓军这个富翁,只是帐本上的数目统计结果,因为地皮一天未卖,他的钱就一天未到手,所以,他要做省城这生意,也只能向司徒家借资本。
      当然,有这么好的生意,何晓军肯定就要预上财雄势大、而且让自己赚取了不少钱的司徒家,所以,理顺了思路之后,何晓军马上让周叔带他去电讯局联系司徒怀璧,商讨这笔生意。

第358章 三五八 突发的生意灵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