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8章 三三八 离城移居山野[2/2页]

铁肩柔情 古代机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市区及会城,离宁城只有六十公里距离,战火向何晓军他们的海山县又迫近了一步。
      在市区失陷之后,谢市长接到了上头的命令,实施第二次交通破坏,除了强令拆除铁路之外,县里所有的公路,每华里都要挖4个长两三丈的深坑,破坏路基,图阻敌进。
      铁路已经瞒天过海掩饰好,谢市长也已经铁了心要把铁路保存下来,所以,谢市长只好再一次违抗命令。公路的破坏,由于是眼能见到,他只好执行,从此,海山境内的交通全面瘫痪,仅能用单车运货载人或肩挑行路。
      江口市的失陷,让宁城的居民更是惊恐,留下那不到原来一半的居民再次纷纷恐慌离城,让城里的人口急降到了原来五分之一不到。
      到了这个境地,谢市长索性把政府机构搬到了临时的居民聚居点办公,而且,把城里能搬动的设置,也搬到了那边去,在城里只留下了一个由警局警员和一个班驻军军人组成的应急小组,主持日常的工作。
      谢市长这样的做法也无可厚非,因为此时的居民聚居点,已经聚集了万多人,几乎相当于宁城原来的常住人口,所以,把工作重心放在那边,也是应该的事。
      看着人去城空,何晓军虽然从前世的历史上知道,宁城在一年半之后才首次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在两年之后才会沦陷。但考虑到了历史不知会不会变异和自己有没有记错,保险起见,他还是决定离城。
      用两天的时间收拾好了餐馆,何晓军才带着众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给他带来第一桶金、也给他带来对异世的信心和安逸生活的餐馆,搬到了他一手创办的居民聚居点定居。
      何晓军来到了聚居点后,并没有住入统一搭建的住房,而是在自己看中的地方,自己动手搭建居所。
      何晓军看中的地方,是半山一块有十米长的大山石所在之处。他傍着那块大石,修建自己的新居所。
      海山的山,有一个与其它地方不同的特征,就山中的石多。
      海山的山几乎全部都遍布石头,而且是那种坚硬的花岗岩,所以,在海山乡下的房子,不少就是全部用这种山石建造。因为,用花岗岩建造的房子坚固耐用,无论用花岗岩凿成砖或是用花岗岩敲碎与水泥混合砌,都会经百年而不败。
      牛角湾四周的山头也不例外,每个山包上都遍布这样的山石。
      何晓军之所以选傍着山石、而且在半山的地方建居所,一是考虑到高处干燥和视界好,可以预先看到几里外的情形;二是考虑到了傍着山石,起码能在一面抵挡包括飞机轰炸在内的任何袭击。
      为了提高居处的防御性能,何晓军还用了*的原木段来作房子的墙。那每段有半米直径的原木段,相信在一定的距离之内,就是机枪也无可奈何。
      嘿嘿,从先进社会过来的人,当然就知道物尽其用,更知道生命诚可贵,所以,何晓军当然也就为自己着想,先从安全方面考虑。
      虽然是陋室,从后社会过来的何晓军却一点也没有马虎。人家的居所都是泥地,他的居室要用石粉铺地,既防潮又清洁;人们的房子开不开窗都无所谓,他则要开了两扇窗,保证空气流通;人们还为两餐的事忧愁,他的居室则要摆上了野花,保持生活的情趣。
      而且,何晓军的床还要特制。嘿嘿,要应付四人同睡嘛。
      何晓军的居所还要特大,因为,他对城里那因逃难而贱卖的东西,收购了不少,比如,酒就收购了十坛,要保证生活的质量嘛。
      因为要求高,所以,迁过来了这里之后,何晓军一直就忙着修建居所的事。而且,他还要帮阿梅她们在自己的不远处修建居所,邦谢县长这个没有劳力的家庭,也在离他不远处修建新家。

第338章 三三八 离城移居山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