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 一一零 鏖战春节[2/2页]

铁肩柔情 古代机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帮他与陈村的大忙,及时解决了餐馆的缺原料问题。
      说到了这两辆的三轮车子,火车站的许技师可帮了不少的忙。不过,也是在制作这两辆的车子中,许技师见识到了何晓军那让他望尘莫及的机械技能,从而也让他对何晓军更是钦佩。
      何晓军那两辆的三轮车子,是根据他前世时曾流行一时的轻型三轮车的原理,用两辆自行车的配件改制而成的。
      虽然,何晓军制作的那两辆三轮车,只是在保留自行车前半段的基础上,把后半段改造成了一个装货的箱子和两个轮子,看上去并不复杂,但在当时那个材料与加工设备都奇缺的年代,要做这样的改建,也就是大工程了。
      还好的是,在火车站的维修组里,有一台简单的车床和一台焊机,这才能让何晓军耗尽了他那十多年所积累的所有钳工技能,勉强完成了这顶工程。
      如果没有车站的那两台的设备,就是何晓军再天才,也做不了无米之炊。
      就是在何晓军使出了他浑身那三十六般的机械技艺时,许技师折服在了他的技能之下。因为,就是在国外、就是从事机械已经有半辈子,许技师还没有见过这方面有何晓军那样全能的人。
      唉,许技师又哪知道,半个世纪后的机械行业,基本已经依赖设备加工,而一些靠手工干活的技术,当然就综合要了一起,让做机械的人全民学习。而且钳工本就是多面手,会这些简单的技术,还不是小意思?
      何晓军制作的那两辆三轮车,每次能载两、三百斤的货,最快的时速可以蹬到三十公里。从陈村到县城走一个来回,也不过是一个多小时的事。
      有了这两辆的车子之后,陈村与餐馆的联系当然就便捷多了。像这个春节送五次货的那天,也不过是用了六个小时的时间。
      何晓军与陈村合作的小食摊档,这个春节期间,就开遍了火车站、市场、码头等县城的几个热闹地方。
      由于何晓军策划的这个小食摊档,食品风味独特,而且价钱也不贵,许多新年“逛墟”的人,也就不在乎化上两个小钱,来品尝一番这独特的食品。
      不知是何晓军的这个食品确有吸引人之处,还是春节的市场好做,或者两都有之,反正何晓军与陈村合作的小食摊档,生意好到了不得了,由两人摆摊,都忙个手忙脚乱。
      何晓军在春节的这段时间里,基本就是全天候工作,连一点的休息时间都欠奉。白天,他忙着给餐馆的中档区和高档区做菜;而晚上,他不但要给自己的餐馆做明天的原料预备,也要为与陈村合作的摊档,制作明天的原料预备。
      虽然,春节的这段时间,因为“醉香楼“的放假和码头的搬运工回家过年,而让餐馆的经营中,少了宵夜这个项目,减少了何晓军的一些工夫,但日间异常兴旺的餐馆和新添的小摊档的原料预备工夫,已经够让何晓军他们每晚就是不睡觉也做不完。
      那些陈村到县城里来摆摊的人,就借住在何晓军的餐馆里,每天晚上,他们在餐馆一楼的大厅,腾出一块地方,用来打地铺睡觉。
      这班陈村的来人,每天的晚上都会帮何晓军他们分担一些工夫,减轻何晓军他们的负担。
      陈村的来人中,就有汉哥与小虎这两父子。
      汉哥是与大牛这个兄弟和何晓军这个救命恩人久没见面了,而小虎也念着何晓军这个“契爷”和大牛这个师傅,所以,父子俩就趁这个机会到县城来与何晓军他们一聚。
      这个春节,就在何晓军与餐馆的众人、也与陈村的村民,在紧张的忙碌中渡过。

第110章 一一零 鏖战春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