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太叔公又问刘班长,问他知不知道在哪能买到枪?
刘班长还是摇头,只是对太叔公说道,弹药他倒能提供购买的渠道,但枪支他就确实没有办法。
刘班长的回答,让陈村的几人就简直就绝望了。他们甚至生出了是否动员村里的人弃村、全村出走逃避这场匪患的念头。
在这整个的过程中,让刘班长啧啧称奇的就是正在沉思中的何晓军这个陈村新上任的教头。这位何姓的教头,怎看也不超过二十岁,而且,昨天他也说过,他没有从过军,所以,他现在表现出来的淡定从容,就让刘班长侧目。
一般来说,没有当过兵的人,对枪战这样的事,都会带惊恐。现在,更是在自方绝对不利这样的情形下,这个首当其冲的年轻人,怎么就还能保持着这般的良好表现呢?
此时的何晓军,还真没有过一丝的惊恐,虽然他还是昨天才经历实战,但见识过了土匪那既没有章法、也没有攻击力的行动后,他有把握带领陈村渡过这个难关。他现在想的就是用什么最有效的方法来对付这班土匪,所以,他要了解更详细的情报。
于是,何晓军就向刘班长了解土匪的火力配置。
刘班长说,据他们掌握的资料,这群土匪应该不超过三十条的枪,而且这些枪,基本都是老套筒。没有枪的匪徒上阵时,用的是大刀、梭标等简陋的武器。这伙土匪的头领“鸭公声”,则是不知从哪弄来了一支有七成新的、二十发的驳壳枪,日夜不离身。论火力,这伙土匪中,就是这支驳壳枪最厉害。
军迷的何晓军,当然就知道驳壳枪。
驳壳枪又称盒子炮、匣子炮、快慢机,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部队最常用的手枪。
驳壳枪用7.63mm或是9mm的子弹。它因为枪身管较长、有效射程远,所以只要粗略瞄准,命中率就很高,基本上指哪打哪。而且它既可进行半自动射击,又可进行全自动射击。
因为火力猛,精度高,使用可靠,驳壳枪深得重武器与自动火器严重不足的中国近代军队的喜爱。成了各派武装的首选,比如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起义部队总指挥朱德,用的就是一支驳壳枪。又比如,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殉国时,身上携带了三把驳壳枪。
中国使用驳壳枪最多的年代,应该是在抗日战争那段时期,所以,知道了连一个土匪头子都装备了驳壳枪后,何晓军估计自己穿越回到的年代,起码应该在一九三五年之后。
了解了土匪的装备之后,何晓军就陷入了沉思中。他现在想的,当然就是该如何对付这伙土匪了。
酒足饭饱之后,刘班长见到了陈村的几人都没有说话的兴趣,就抢先说,明天还要训练,他想早点回去休息。
何晓军与陈村的几人各怀心事,也不愿再这样呆下去,就各自散了。
回到了雕楼,何晓军冲了个凉,就上了床,趟在床上继续他刚才那如何对付土匪的思路。
不觉间,月亮爬上了高空,把清辉无私地批发给大地。此时,整个的陈村已经陷入了一片静寂中,只是偶尔传来的一两声狗吠或小孩子的哭声,才给这个静寂的夜,增添一点生气。
唉,古时的人,特别是乡村的人,在完全没有娱乐的情形下,而且,每天的早上又要早起劳作,谁不早睡早起?
可能现在,整个的陈村中,除了担心土匪屠村的族长太叔公睡不着之外,就只剩下何晓军这个新上任的教头还没有睡,因为,一是他还不习惯这么早睡,二是他正在思索着那还没有着落的对付土匪良策。
不,应该还有人没有睡,因为此时,何晓军听到了他的房门有响动。
第24章 二十四 匪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