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珩很高兴,打赏了一群下人,并让人把消息带回镇国公府,可没想到传话的小太监根本没能进府,灰溜溜的回来道:“镇国公说,嫁出去的女儿犹如泼出去的水,这腹中的孩子再好也不姓王,总归是皇子皇孙,他们高攀不起。”
      王珩一拍桌子厉声道:“阿爹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皇子皇孙他们高攀不起,这番尖酸刻薄的话,当真是我阿爹说的。”
      小太监唯唯诺诺道:“确实是镇国公说的。”
      王珩知道阿爹心中还在记恨自己没能救哥哥,萧承邑从北地回来后,一定会严惩不贷,到时候这位镇国公嫡子的命能不能保住就两说了。
      许久,她冷静下来,缓声道:“陛下那边有消息了吗?”
      “北地传来的急报都被送到了宋大人的翰林阁,我们做奴才的又怎么能打听得到呢。”
      萧承邑已经离开上京城快一个月了,而北地子雍城外的山海关,两军对峙也快一个月了。
      这位鞑靼的九皇子似乎十分有耐心,小打小闹了三四天,鸣笛号角声也吹了几天,总算是答应面谈。
      这天,草原上的天气很好,晴空万里碧波无云,山海关外搭了一个高台,台上燃起烽火狼烟。
      沈如疏被绑在柱子上,望着不远处的大郢兵马,她心中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当年阿娘宁可死在关外,也要跟随丈夫南征北战。
      这是她心中的家国,无人企及的家国。
      九皇子慢悠悠地念着萧承邑的手书,道:“沈姑娘,你瞧瞧你夫君在信中说了什么,他说愿意割让城池,只为了换你平安回去。”
      “此等重情重义之人,你又为何要离开大郢,远赴这他乡救你师兄呢?”
      沈如疏缓声道:“我眼下已是你砧板上的鱼肉,为何不将我解开,横竖这城池都是你的。”
      九皇子看了她一眼,朗声道:“来人,给沈姑娘松绑,好酒好茶的伺候着,莫要叫大郢人觉得我们待客无礼。”
      萧承邑接过吕成阳递来的观天镜,望着对面高台上的人,看见她安然无恙,顿时松了口气。
      “派报信的人通传,以山海关为境,面谈。”
      九皇子倒也是个坦荡之人,欣然赴约。
      沈如疏看着萧承邑,身边还站着阿爹和师兄。
      萧承邑望着她,举起手中的旗幡朗声道:“我手中有大郢四十八州的地图,割让城池的文书也已经写好,,只要你们一放人,文书即刻生效。”
      报信的使者就要上前,沈如疏忽然朗声道:“等一下。”
      她靠着烽火台上的栏杆,缓声道:“萧承邑,你还记得当初答应过我的事情吗?那日在静安斋你说一定会保我父兄平安,如今你做到了,你不欠我的。”
      要割半壁江山来换她平安,这一礼,她无论如何都受不起。
      九皇子心中一紧,似乎预料到她要做什么,恶狠狠道:“如今这事已板上钉钉,你还想反悔不成。”
      沈如疏一把甩开他的手,温声道:“九皇子,我早就提醒过你,这天下他肯拿来换我,我也未必受的起。”
      “你不知道吧,我在上烽火台之前早已服好了毒药,算算时间应该也快毒发身亡了,我一死,就未必值这么多城池了。”
      吕成阳已经隐隐约约察觉到不对劲,他策马上前道:“陛下,不如我们强攻吧。”
      沈青山忽然道:“不必了。”
      他面如死灰道:“如疏这孩子,恐怕要以死明志了。”
      血液涌上喉头的时候,沈如疏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轻飘飘的,此时此刻她才真正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她慢慢瘫软在地,望着不远处的萧承邑笑了笑。
      这辈子,她做的最错的一件事情就是嫁入之上京城,做了一回深宫

九十一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