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8章 闹剧收场[2/2页]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关系,他这时候之所以还在极力主张筑城就是因为这事于宋朝而言确是关系重大。也可以说,这时候的郑戬是在真心为国谋利。
     赵祯再一次地被整迷糊了,他先是同意然后又下令停建,此刻被郑戬这么一说后他又想改变主意了。为此,他特命盐铁副使鱼周询、宫苑使周惟德前往西北去与陕西的都转运使程勘一道去现场实地勘测,然后再给他打报告陈述到底要不要增筑水洛城。
     钦差大人此时还在来的路上,但这边尹洙却已经等不及了,而很不幸的是,刘沪最终成为了大人物相互斗法的牺牲品。为了挽回自己的尊严和颜面,也是为了给敢于数次公然抗命的刘沪狠狠地长点记性,尹洙拿出了对付李元昊的魄力和实力:他命令自己的副手、泾原路副总管狄青亲自带领大军去将刘沪等人给押到他的面前来!
     尹洙这样做已经是等同于做好了跟刘沪开战的准备,他甚至赋予了狄青必要时可以将刘沪以抗命之罪就地正法的权力。不过,刘沪并未有举兵抗命的打算,说白了他其实只是在忠实地执行郑戬的命令而已。因而,当狄青的大军兵临城下之际,刘沪选择了束手就擒,他被狄青押解回营,随即就被下狱。最惨的是,刘沪下狱之后惨遭刑讯之灾,他被打得遍体鳞伤,头部更是遭受重击。三年后,刘沪正是死于头部的溃疡发作,宋朝的一代边关名将因此而成为了文官集团窝里斗的牺牲品。
     刘沪的被擒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水洛城的蕃族酋长们因为他的被捕而顿时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城里由此而不断地发生宋朝官民被杀戮于街市的事件。不久之后,赵祯派来巡查实情的鱼周询和周惟德终于是进驻了水洛城,蕃部酋长和民众竞相前来为刘沪求情,而且他们再次表示愿意出钱出力修筑城防。
     在查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鱼周询和周惟德将实情详细地奏报给了朝廷。赵祯权衡之后下诏释放被关押的刘沪等人,然后还命刘沪回到水洛城去主持修城之事。水洛城筑城一案就此尘埃落定,也就是说,郑戬赢了,而韩琦和尹洙败了。
     在刘沪被抓之后,新政集团内部更是吵成了一片。韩琦反对筑城,郑戬坚决要求筑城,范仲淹看到陕西乱成一锅粥也出面说话,他支持筑城,更是极力为刘沪的抗命之举进行辩解。另一个站出来说话的则是欧阳修,但他是来当和事佬的。
     在欧阳修看来,此案的涉事双方其本意都是为了国家利益着想,只是观点和立场不同而已。刘沪公然抗命确实有罪,但他毕竟于国拓地有功,如果对其处罚过重势必让边关将士心寒,更是会让那些被他招抚的蕃部诸族感到不安,而狄青就更是不该受罚,他只是听命行事而已。
     欧阳修想出的办法就是两面迎合:先让狄青把刘沪给放了,然后对狄青好生安抚一番,意思就是说刘沪这次抗命确实有罪,但念在他立有战功的份上,这次就暂且宽恕他。对于刘沪则是恩威并施,先是训斥他不该公然抗命,然后再说朝廷这次决定赦免他并让他重回水洛城镇抚边疆。
     请注意,这里面欧阳修丝毫不曾提到郑戬、韩琦和尹洙,而他们才是这一系列事件的幕后推手。原因何在?因为大家都是自己人,虽然私底下已经是水火不容,但在明面上还是要照顾一下这些人的面子。尤其是韩琦和尹洙,他们反对修城但最终赵祯还是下令修城,这其实就是在变相得训斥他们。虽然赵祯并没有因此而降罪于他们,但他们的心里不会心存感激,反而是更为恼怒,这恼怒的对象自然是郑戬乃至是范仲淹,毕竟范仲淹在这一次的争端中完全站在了筑城派这一边。
     为了安抚尹洙,范仲淹向朝廷举荐让他到京城来充任台谏官,然后便可成为两制官,最后进入两府也是顺理成章。可是,面对范仲淹的好意,尹洙选择了拒不领受——他仍在气头上!
     最后总结,无论是贪腐案还是筑城案,这两起事件都有一个源头,那就是范仲淹的连襟郑戬。如果没有他的搅和,新政集团内部根本不可能生出这么多的事端,而他自己最后也没有从这之中得到什么好处和实惠。
     对于新政集团来说,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严重内耗,而对于范仲淹来说,这更是一场让他感到心力憔悴的闹剧。他一面主持新政并跟那些反对派斗法,但一面还要跟自己内部的人斗法,可归根结底的原因就在于谁让他自己当初要把郑戬给推到陕西前线去的呢?不客气地说,用人失当也是种罪。诸葛亮当年挥泪斩马谡,可马谡是他自己挑选出来并委以重任的,他能怨谁?心力憔悴
     事后来看,郑戬完全就像是新政反对集团派来的卧底,而他这个卧底可谓是相当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使命和任务,他不但削弱了新政集团的势力,而且还成功地在新政集团内部制造了对立和争端,王拱辰这伙人真的应该给他开个庆功宴。不过,说句公道话,郑戬其实也没想过要这样,他只是想做个反腐英雄,只是想为自己捞点政绩,但他的私心过重导致他成了一个成事不足而败事有余的搅屎棍。当然,这番话是站在新政集团的立场和角度上来说的。
     郑戬扔出去的两颗炮仗让新政集团内部好一阵子的鸡飞狗跳,在这期间范仲淹无疑是那个最为忙碌和暴躁的人。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的头等大事就是不遗余力地与富弼一道推行他的新政,但每前进一步他都能感受到身前的那股无形的阻力,而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撕扯和暗中角力更是让他感到心神俱疲。不幸的是,他偏偏又有郑戬这么一个好兄弟加好同志,他在前方为新政冲锋陷阵,郑戬却高举人间正道的大旗在他背后对他的一众小弟拳打脚踢。
     随着郑戬被韩琦给摁倒在地,这一切的乱象终于是结束了,可树欲静奈何风不止,新政集团内部虽然暂时消停了,可新政反对势力这边的进攻浪潮却是一浪高过一浪。
    喜欢。
  

第128章 闹剧收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