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林苑属于刘彻的那五千亩地,已经全部种上了土豆。
      长安城周围也种上了大量的土豆。
      按照刘大海的计算,今年秋季,土豆就能在全关中种植。
      来年,也就是汉元朔三年,土豆就会流传至整个大汉国。
      而土豆也已经成为了刘氏酒楼的一道主流配菜,食用方法丰富,淀粉含量高。
      所以绝大部分人对土豆成为主要食物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而且,刘大海已经开始小规模的制作土豆粉条了,已经在刘氏酒楼有出售。
      当以后土豆多到吃不完时,就该土豆粉条出世了。
      白老在刘氏庄园之中过的很是惬意。
      如今白老的帮手也从原来的田二一人,变成了十几人。
      不过那十几人都是年过四十的老人。
      他们并没有居住在刘氏庄园,而是选择住在了元朔镇。
      不过刘大海允许他们进出刘氏田地之间。
      因为刘大海知道这些人一个个都十分珍贵,那是他建议白老写一本劝农书后。
      白老亲自写信邀来的大农。
      每次看见这么一群老者坐在田地头间讨论,刘大海就忍不住眼眶湿润。
      每个年代,都有一群真正为天下农人着想的人。
      他们才是一个国家之幸。
      刘大海给他们的待遇极高,基本上做到了有求必应。
      这些大农来自天南地北,对各种农作物生长极为熟悉。
      而且他们不慕名声不喜钱财。
      如果说华夏真的有神灵存在,刘大海希望是这么一群人。
      把这些新作物交给他们,刘大海很是放心。
      唯一让刘大海不放心的,就是白老每次看他的眼神都很怪异。
      曹襄来了,站在刘大海身旁,一同看向田地里的老人们。
      随后曹襄道:“我母亲想要邀请这些老人去平阳侯府做客,母亲说这是我舅舅的意思。”
      刘大海疑惑的问道:“那你舅舅为何不亲自召见他们?”
      曹襄苦笑一声道:“匈奴人又来了,我舅舅这段时间又要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右北平了。”
      刘大海想了想,也就不再疑惑了。
      推恩令下之后,诸侯国自顾不暇,再也不能成为刘彻的心患。
      这一次,刘彻估计要全力反击匈奴了。
      虽然刘大海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结果和过程,但他还是问道:“知道你舅舅要派何人出征了吗?”
      曹襄点了点头:“自然还是我亚父和李息大将军。”
      刘大海闻言就放心了,和史书上记载的一样。
      此次卫青和李息,逐走了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取河套之地,立朔方郡。
      自此,大汉国再也不用担心匈奴人从河套之地南下直入长安城了。
      曹襄见刘大海没有太多关心,就低声询问道:“此次无恙吧?”
      刘大海轻轻点了点头。
      曹襄见状也不再多问。
      他最近从母亲那里听说了许多山门中人之事。
      最闻名的卜算者就是大相师许莫负。
      而这些

第74章 匈奴人又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