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7章 袁谭的抉择[1/2页]

血咆 焚亭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安平郡,郡守府中。
      刘备从书房的暗格中拿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包裹,然后放在书案上,看着包裹,刘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刘备眼中闪过一股决然之色,然后双手坚定的将包裹打开,露出了一块方方正正的事物。转瞬间,书房中的刘备和简雍两人眼前尽是金灿灿的毫光。而从包裹里面露出来的东西,赫然便是大汉王朝皇权的象征: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前身乃是一块玉璧,名叫和氏璧。为古代皇帝信物。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秦王改称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据传,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帝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人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而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自是,其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归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更始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至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而现在在刘备和简雍面前的,便是这个传国玉玺了。原来,在刘备在得到正名并且任都管细柳营时,刘备便开始在皇宫中培育自己的势力,而那袁绍自恃四世三公之背景,军中朝中支持人数众多,对此也不以为意,后洛阳事变,袁绍和刘备大打出手,并且将汉帝一脉趁乱斩杀干净,于是,刘备在乱军之中到了建章殿,从殿中虏得这一至宝,得到了这一块传国玉玺。得到了玉玺之后,刘备从不肯轻易示人,现在的刘备军中也只有刘备、关羽、简雍三人知晓此事,其余诸如陈到、廖化、周仓这几名忠心耿耿的人也并不知情。而且,刘备在得到徐州之后,也是如现在这般将玉玺放在自己的书房暗格中,后来徐州城破,刘备还冒险回了州牧府,从书房中将这传国玉玺给带了出来,后来在豫州东郡,更是掩藏的很好,愣是没有叫曹*给察觉到。
      刘备看向传国玉玺,眼光中尽是不舍之色,但好歹刘备也非常人,良久后,眼光中渐渐平静,然后开口道:“宪和,果真要如此?”
      “大哥。”简雍闻言,自然知道刘备这话是什么意思,当下便开口道:“若不如此,恐出兵无名。”见刘备还有犹豫之色,简雍只好再开口说道:“大哥,还请大哥早作决断。”
      半晌后,刘备叹了一口气,开口道:“罢了罢了,终究也只是一死物,能够拿来为我等换一立足之地,便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吧,终有一日,我刘备会再度夺回来的。”说完,眼中绽放出坚定的光芒。
      “小弟愿为大哥马前卒,助大哥以成大业。”简雍听见刘备的话,而且作为兄弟这么久了,简雍当然知道刘备的志向是什么,当即便躬身开口说道。
      刘备见简雍如此,笑了笑,道:“宪和,你和云长的心思,为兄当然知道,我等兄弟,不须如此。”
      “诺。”简雍回了一句,站在原地。
      刘备继续盯着传国玉玺,似乎想要将玉玺的样子刻印在脑袋里面,虽然这么几年了,刘备早就已经将这传国玉玺的样子记在脑海中了,但是刘备却是觉得这怎么都看不够。半晌后,刘备深吸一口气,道:“宪和,你有何计策?”
      简雍闻言,凑到刘备耳边,轻轻细语起来,而刘备随着简雍的话,嘴角也慢慢的勾勒出一抹弧度。半晌后,简雍说完,退后几步,对刘备道:“若依计行事,我军出兵之日不远矣。”
      刘备心中本来就同意了这个计策,但是面上还是露出一丝难色,道:“宪和,消息是否可靠?那袁氏三兄弟可真的要往投袁术?”
      简雍闻言,开口道:“大哥放心,消息来源绝对可靠,我等在袁军中的细作也有随同袁谭、袁熙、袁尚三人逃出了洛阳城,如今还是跟随在三人身边,这消息便是他们传出来的;那袁氏三兄弟自从洛阳被破,袁绍自戕后,三人在亲卫的护送下逃出来洛阳城,因为司隶一地现在都落入了秦战之手,故而没有了三人的立足之地,但是三兄弟俱是志大才疏之辈,又想要为父报仇,所以三人商议良久,才决定前去扬州投奔叔父袁术。
      历史上,袁绍和袁术二人虽为兄弟,但却不和,但是如今却因为秦战的关系,兄弟俩没时间同室*戈,所以这袁谭三兄弟倒也在落魄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这个叔父。
      刘备闻言,思虑良久,缓缓点了点头,道:“那便依宪和之言,将这传国玉玺经由袁氏三兄弟交到那袁术手中,想那袁术,也是一自傲疏狂之辈,定然会给予我等机会的。”说完,刘备阴阴一笑。
      “诺。”简雍见刘备答应了,应诺一声,退出了书房。
      汝阴郡。
      汝阴乃是扬州重镇,自古以来便有“失去汝阴,江南不保”之称,晋灭吴、侯景灭梁、隋灭陈、宋灭南唐都是典型的例子。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战事也发生在这里。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南北朝时梁将韦睿水攻破汝阴;永初三年(422年),北魏趁宋武帝刘裕死,发兵淮北,占领汝阴郡之战。
      而此时的汝阴则在占据了扬州的袁术手中,而袁术也知道汝阴的重要性,将大将张勋并兵马三万留守汝阴郡,可见汝阴之重要性。而张勋作为袁术手下的大将,当然也知道汝阴的重要,所以对袁术忠心耿耿的他对守卫汝阴可谓是尽心尽力,督促守门士卒对每一个入城之人都要仔细盘查,为的便是怕敌军细作潜入城内。在张勋的治理下,汝阴可以说的确是还不错,也是一片少有的安乐之地。
      这日,汝阴城门处人头攒动,百姓有序的排队等待入城;而和城门处不同的是,在离汝阴城十里之处,此时却有一场厮杀。只见双方都是马队,一方乃是作世家公子打扮,其中领头的乃是三位身子骑在三匹骏马之上的公子,而这三位公子却是满面含煞,其中两人使枪,一人挥舞大刀,带领这麾下的十数名卫士和另一边的人马在搏杀,三人的卫士一看也知道

第237章 袁谭的抉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