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0章 矫诏(第二更)[1/2页]

血咆 焚亭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昭宁元年十一月,董卓自称相国,位在大将军、三公之上,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全无人臣之礼。在京师洛阳,更是纵兵剽掠财物、*妇女、残害百姓,京师人人自危。又征辟名士,拉拢人材为已所用,以求巩固自己地位,但其倒行逆施,开始大为士人所不满。
      十一月中旬,时任骁骑将尉的曹*见洛阳对董卓已是怨声一片,知董卓倒行逆施,不足以成事,心下急转直下便要准备为民除害;然在最后关头被董卓发现,行刺未遂,幸得机灵之下借口献刀而逃出相府,后翻身上马,飞马逃出洛阳,不知所踪。
      曹*离去后,董卓却是反应过来,当即下令捉拿曹*;闻听曹*已经离开洛阳,更是下令行文,令诸郡县缉拿曹*。
      冀州,渤海。
      太守府中,新任渤海太守的袁绍在府中就坐,听着洛阳传来的消息。
      袁绍从洛阳逃出后,便手持袁瑰手书到了冀州,面见冀州牧韩馥。那韩馥,当年乃是袁瑰在外做太守时所举孝廉,故而也属袁氏家臣;是故,在见到袁瑰书信后,便决意让袁绍做一方太守,而恰恰此时,那董卓奏禀天子,封袁绍为渤海太守,而韩馥也顺水推舟的让袁绍到渤海前去上任了。
      袁绍到了渤海,因为时刻都在想着洛阳城中叔父袁瑰的安全;是故在到任后,到处寻访贤才,招募士兵;还别说,还真让他给找到几个,而且还有几人乃是因为袁绍名气够大,又是天下第一世家袁氏子弟而自己投到袁绍麾下。
      袁绍因为曹*在司空府中拉了他一把,让他借台阶下台,然后顺利离开司空府而对曹*心怀感激,是故到了渤海后,时刻注意曹*的安危,而现在听到曹*刺杀董卓的时候,袁绍却是大声击节叫好;然而,曹*失败,被迫逃出洛阳,不知所踪;袁绍闻言,暗自叹息不已。
      等探子说完,厅中众人都是一阵思索,半晌后,一名文士对袁绍抱拳说道:“主公,我等当务之急,乃是发展渤海本身实力。”
      袁绍知道他们乃是怕自己因为曹*的事情而愤怒下令起兵攻打董卓,便也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元皓先生此言甚善,还劳烦众位了。”
      “主公言重了。”厅中众人闻言,俱是抱拳说道。
      不说那袁绍在渤海如何,且说那曹*。
      曹*自洛阳逃离后,一路往东而走;一路上,见到各处郡县、城门处都挂满了曹*的画像,画像旁边写着逃犯,追捕者封赏之类的字样;曹*心中一阵急转,却是明白了这乃是董卓之计,目的便是要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曹*心中思量完毕,微微一笑,将自己的打扮给改变许多,大摇大摆的走进了中牟县城。
      曹*进了县城,在县城之中一家客栈之中住下,住下后,便闭门不出。当晚,曹*在房内思索以后的事情。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敲门的声音,曹*一惊,手持宝剑,定了定神,开口问道:“谁?”
      “客栈侍者。”门外传来一个声音。
      曹*将手中长剑放下,打开了门,眼角却微微一跳;门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客栈侍者,乃是一中年文士。
      那文士见曹*打开了门,开口说道:“孟德兄好大胆子,刺杀当朝相国,全国缉捕之下还敢入城,岂不知祸事将近耶?”
      曹*闻言,沉声说道:“阁下何人?怎的知晓在下身份?”
      闻言,那文士微微一笑,开口说道:“不才陈宫,字公台,忝为中牟令。”
      “哈哈。”曹*闻言,大笑两声,脸上沉重之色顿时消去,开口说道:“先生有礼,请屋内叙话,如何?”
      陈宫闻言,疑惑的说道:“孟德兄,在下乃是朝廷命官,你乃是朝廷缉捕要犯,你还请我进屋?”
      “哈哈。”曹*又笑了笑,开口说道:“先生若是要缉捕我曹孟德,何必自己一个人前来,还报上自己名号?如此,岂不是多此一举?”
      “哈哈,孟德兄果然睿智。”曹*的话一说完,陈宫微笑着,从门外楼梯处却传来一阵大笑,开口说道。
      曹*微微一笑,抱拳说道:“不知何人在此?可否一见?”
      “有何不可!”那人说着,便从楼下走了上来。曹*一见,脸上笑容绽放,抱拳说道:“仲勉兄。”
      不错,此人正是秦战秦仲勉。
      原来,自从上次秦战因为听说董卓在司空府设宴众公卿的时候,便和吕布等人出了洛阳,让

第130章 矫诏(第二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