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大汉中平元年。
二月,黄巾贼首张角聚众造反,号位“天公将军”,其弟张宝号位“地公将军”,张梁号位“人公将军”。三人拥众二十余万,在冀州作乱,攻打城池,屠杀官吏。
汉庭,天子孝灵皇帝刘宏闻之,下令北中郎将卢植,率北军五校五万将士,北上冀州平定张角叛乱。二月末,卢植率军在洛阳城外誓师出发,北上冀州。
历时三月,在牧野一战中,卢植率领北军五校将士并前来支援的幽州辽西太守秦战、幽州右北平太守公孙瓒二人及麾下部队,于牧野一战大破黄巾贼兵,当场斩杀天公将军张角、人公将军张梁、豫州黄巾军渠帅波才,声势浩大,有席卷天下之势的黄巾之乱被扼杀。
五月末,牧野一战结束后,卢植派遣精骑北上广宗,将还在广宗大牢之中的地公将军张宝押送到牧野,后尽起城中北军五校将士,押送张宝回军洛阳;大军先是南下官渡,在官渡渡过河流之后再折道向西,经由虎牢关返回洛阳。随行将士除开北军五校将士和骑都尉曹*之外,之余大汉平北将军、幽州辽西太守秦战;大汉骑都尉、幽州右北平太守公孙瓒二人。
三日后,六月初,牧野捷报传回洛阳。
洛阳城南,城门之上,守城校尉一如既往的严格盘查清早进城众人,此乃天子脚下,如何敢不尽心尽力?而进城的人群也是老老实实的排队等候,虽说多数原因乃是旁边守城士卒手中明晃晃的兵刃,但是也有大汉承平四百年,已经深入人心的原因,在这天子脚下,洛阳更是如此,所以,城门处一直都是风平浪静。
突然,从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城门校尉闻声,抬头看向前方,之间一骑从远处朝着洛阳飞奔而来,片刻后,便到了洛阳城外三百步之地。
城门校尉见此,正要大喝,然而那骑士却犹自不减速,战马还是笔直的朝着城门处冲来。马上骑士大声喝道:“闪开,冀州捷报,黄巾覆灭。”
在城门处排队准备进城的众人,其实早已经知道后面来了一骑,但是这是在天子脚下,什么人入城都不能骑马而行,故而也就还是该排队排队;但是这名骑士一声大吼之后,众人立刻色变,脸上布满狂喜之色,然后犹如自然反应般的往两边闪开,给那其实让出一条道路来;那骑士见状,从中间让出的道路中呼啸而过,留下“冀州捷报”四个字,让周围的人继续震撼。
“哈哈,天佑大汉,冀州捷报,黄巾覆灭。”进城众人中,一名老者仰天长啸,然后对着洛阳城内跪下,口中呼道:“天子仁德,四海承平。”
老者跪下后,在其左近几名年纪差不多的老者也跪下,大礼叩拜。受几位老者感染,在城门处,等候进城的众人,都是齐齐跪在地上,面朝洛阳城内天子居所,大礼叩拜,口中大呼:“天子仁德,四海承平。”
洛阳城中,街道上人们摩肩接踵,车马川流不息,街上到处都是叫卖的声音,一片盛世祥和的气氛;但是,从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音,马上骑士大喊:“让开,冀州捷报,黄巾覆灭。”
作为大汉天子治所,大汉首脑之地,洛阳太平了四百年,生活在此地的人都是大汉最坚定的拥护者;所以,在二月初听到张角叛逆的时候,洛阳人民义愤填膺,现在听说黄巾覆灭,周围众人都是脸现狂喜之色,然后往两边闪去,将街道空出;那马上骑士见此,骑乘战马,呼啸往皇宫而去。
人群中,几个人在一起议论。
“嘿,这天下现在可就太平了;先是左中郎将皇甫将军和右中郎将朱将军捷报传来,言剿灭豫州黄巾,今天又是北中郎将卢将军捷报传来,这天下定矣。”一名青袍文士,开口对旁边几名友人说道。
“不错,仲兄所言不错。”旁边一名身穿文士长袍的青年,也是微微一笑,开口说道:“想我大汉,承平四百年,树大根深,岂是他小小张角便能够撼动的?”
“不错不错。”周围众人都是齐齐说道。
“天子圣明,天佑大汉。”不知人群中谁喊了一声,周围众人寂静之后,都是齐齐呼喊起来,对着皇宫方向跪拜在地,声音直冲云霄。
皇宫中,当今大汉天子,孝灵皇帝刘协,正在和众臣朝会的刘协坐在龙椅上面,看着下面的大臣,对那张让使了个眼色,那张让会意,上前一步,尖细的嗓子叫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众卿左右看看,都无本可奏;刘协见状,
第91章 回到洛阳(第二更,去收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