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就有着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交流最早应该追溯到元朝时期。元朝时期,印度尼西亚上的土著爪洼依靠着元朝的军队建立起第一个封建王朝爪哇王朝。后来,郑和下西洋,经过印度尼西亚,都与其建立过广泛的经济政治联系。
18世纪中叶,西方殖民势力将印尼变成了殖民地,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中,印度尼西亚人从来没有放弃过抗争,直至1945年,印度尼西亚通过武装斗争以及后来的圆桌谈判,加入了荷兰——印度联邦,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后来顽强的印尼人民再度通过武装斗争,建立起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获得完全的独立。
印尼的各个岛屿之间,虽然在古代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从来没有真正的统一过。这一次因为波茨坦公告等文件,将印尼强行捏合了起来,这也就为印尼后来的民族矛盾问题埋下了伏笔。
印尼在1945年以后建立起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制。这种政治制度,因为没有顽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和瑕疵,尽管印尼的有志之士,将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和总统制度通通的搬了过来,但是仍然不能改变印尼自身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之中,最严重的就是民族问题以及政党问题还有的就是军人干政的问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泰国以及东亚的韩国还有台湾地区等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四国在当时被称为为亚洲四小龙。
四小龙国家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四小龙国家承接了大部分欧美地区转移的制造业。所以这四国虽然在制造业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农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还是略有欠缺的。
20世纪80年代,泰国为刺激本国的经济,进一步扩大出口,不惜大面积的发行纸币,造成泰铢的汇率一路下跌,最终引发了东南亚危机经济危机,而这场经济危机的波及范围不仅全面影响了东南亚等国家,还对整个亚洲的经济造成了冲击,这场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在全球发生过的经济危机中,都是屈指可数的。
泰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了印尼,之前印尼所存在的弊端也成了整个社会动乱的源泉。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工人大面积的失业,工厂大面积的倒闭,最为严重的当属房地产和银行业,在印尼的一百二十多银行业,其中破产倒闭的就占了三分之一,给印尼的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物价飞涨,居货囤奇,打砸抢烧,以至于整个印尼人民都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而当局政府面对这样的情况却无能为力,执政党被迫下野,在野党执政之后也同样无力挽救此危局,军方强人苏哈托趁机控制总统府,勒令萨阿迪总统辞职,苏哈托趁机控制了政府,开始了军人统治的时代。
&nbs
第142章 :印尼之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