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改*开*的春风吹到了沂蒙山区,沂蒙山区开始推行家庭*承*责任制。
父亲作为村里的青壮年整天在山里开地。
分地的时候父亲说,这个地现在分开了种,早早晚晚还得合起来种。
当时这样的话,很明显是不符时代的潮流的,但是将这句话往后推三十年再看,这句话是相当具有前瞻性的。
分地在当时的的确确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但是等到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过度分散不利于农业实行大规模机械作业。
所以父亲的话是有前瞻性的,但是父亲的观点在具有前瞻性,也不可能脱离时代的束缚,父亲关于农业分而必合的观点很可能来源于西方国家的一些具体的实例,例如美国等国家的农作物经济带等。
父亲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带着一支笛子和午饭上山,开山用的工具都是直接放在山上的。
闲暇之余吹上一段,或许这谈不上多么潇洒快活,可是往前推三千年,伯牙、子期大概也就如此吧。
可是父亲没有伯牙那么好运,没遇上了想子期一样才华横溢的子期。
当时的天很蓝,松树很多,荒草
第2章 :父亲的格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