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气势一收,淡笑道:“我们家小毓儿还说惩罚人了?快说说,你是如何惩罚她们的?”
没了冷意的侵袭,小毓儿面上又恢复红润,变得越发灵动可爱:“我就说了几句道理话吓唬她们,她们经受不住,自己掌自己的嘴了,那皇姐姐能告诉我,我的父皇母妃是怎样的人吗?”
万俟舒轻拂小毓儿额前的碎发,浅声笑道:“在我印象里,他们都是这世界上最好的人。”
她的嗓音如水一般流过,徐徐而来,小毓儿靠在她怀中,宁心静气地听着。
万俟舒的黑眸里澄澈无比,就像是有溪水汇入,总是能一眼就让人望见什么,她掀开红唇,嗓音越发轻柔:“你的父皇他聪明睿智,又细润温厚,是百姓们称颂的帝王,也是会帮我买各种小玩意儿,疼爱我的,最好的皇兄。”
或许,万俟润是有些做得不对的地方,可对她这个皇妹却从未亏待过,总是细细疼爱着,即便知晓她不是真的万俟舒,他还是依然疼爱着她。
小毓儿仰起头静静听着,通过万俟舒的话,她似能想象到万俟润的模样,定然是极温柔极好看的,皇姐姐也时常说,她像极了父皇。
“还有你的母妃,也是个不同寻常的女子。”万俟舒眼帘微敛,再度开口说道:“她确实是象国人,可对你的父皇极是真心,她从未将军情透露给象国,也没有毒害你的父皇,北国经历战乱,你父皇中毒皆是冷渠墨一人所为,和你母妃没有半分关系。”
说着,万俟舒便轻扣着小毓儿的肩膀,黑眸中卷着几分坚定,光芒闪烁时分外光华璀璨:“你只需记住,你母妃之死与赐死无关,只是两人深爱,你母妃想去底下寻你父皇罢了。”
这些对一个六岁小娃娃实在太过难懂,她懵懵懂懂,大眼睛忽闪:“为何要去底下寻父皇?母妃是不喜欢我,不要我了吗?”
万俟舒摇了摇头,嗓音越发沙哑了几分:“并非是不爱,而是太过深爱了,不止深爱你也深爱你的父皇,她也知我能将你照顾的很好,所以,走的很是安心。”
“这样啊……”小毓儿还是不大懂,可听得自己的父皇母妃是爱自己的,终究还是扬起了大大的笑容。
“只要他们是深爱我的,那就够了。”小毓儿心中的纠结顷刻被驱散了,她笑得很是舒心好看。
“乖孩子。”万俟舒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蛋儿,嗓音也恢复了几分轻快:“小毓儿你要记住,不管旁人如何说,你都不要去相信,在战乱之时是你母妃一遍一遍敲击着战鼓,让将士们士气高涨,若非她,这北国只怕是要易主了,这般繁华盛况或许今日都不可能见到。”
“旁人或许可以说你母妃,唯有你不能质疑她,你要心怀骄傲,自己的母妃竟是这样的奇女子。”万俟舒忽而收了笑,眸中似有微光闪动,正色非常。
小毓儿见状,也下意识地绷紧了身子,点头道:“皇姐姐我明白了,我日后再不会听旁人胡说八道了。”
万俟舒启唇,再度展露笑颜:“这才乖。”
知道自己的父皇母妃是这样厉害的人后,小毓儿觉得整个人都亮堂了,她盯着桌案上的那碗阳春面,好奇地问道:“皇姐姐,为何每年这个时候,你都会摆着一碗面啊?可是又不吃,这是哪里的风俗习惯?”
“这不是什么风俗习惯,而是一碗生辰时要吃的长寿面而已。”万俟舒随口解释着,复又看向那碗热气散了好多的阳春面。
面汤里飘着青葱,面条晶莹软白,看着味道就很不错。
小毓儿一听,便越发的不解了:“生辰的长寿面?可是,又是谁要过生辰啊?”
这么多年来,她也未见谁这个时候过生辰,皇姐姐的生辰早已经过了,绿俏姐姐的生辰也过了,那么,这碗长寿面又是给谁准备的呢?
“是啊,是谁要过生辰呢?”万俟舒双手撑头,黑眸里似乎只能容下这一碗长寿面:“或许,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却不在这里的人吧。”
小毓儿大眼睛眨巴:“是谁?毓儿怎么从未见过?”
“其实,我也许久许久没有见过了啊……”万俟舒神情恍惚,吐出的话近乎缥缈,顷刻便融入到风中去了,也再也听不得了。
似感受到万俟舒的兴致不太高,小毓儿也便不再问了。
她从万俟舒身上跳下,道:“皇姐姐,我要去太傅那里学习了,他不喜人迟到,迟到的人就会被用戒尺打手心,实在可怕,我这就去了啊。”
万俟舒摆摆手,“去吧。”
闻言,小毓儿蹦跳着,欢欢喜喜地离开寝殿。
直到小毓儿的身影消失,万俟舒才将绿俏唤了进来,绿俏看了眼已经凉掉的长寿面,就出声问道:“陛下,这碗长寿面已经凉了,需不需要奴婢先将其撤下?”
万俟舒轻碰碗面,果然已经凉了,她道:“那便撤了吧。”
绿俏听了,当即就将碗筷给收了,待她又回到屋中便将万俟舒斜躺在贵妃椅上,膝盖处还披着一条薄毛毯,她单手撑头,一双眸微垂显得极为慵懒闲适,又因为红衣妖娆还满带着几分惑人之色。
经过了岁月的沉淀,万俟舒整个人又长开了不少,变得越老越美,气质也比往日成熟充满着从骨子里透出的媚意,让人只忘一眼浑身便是都酥了。
“近日,宫里头有些嘴碎的传闻,朕,不想再听到了。”万俟舒把玩着手指尖,十根手指上染着鲜红的豆蔻,在日光下润润发光。
绿俏点额,道:“奴婢这就去警告她们,不会再让她们乱说的。”
“嗯。”万俟舒轻应一声,她拉上薄毛毯,眼眸微闭着似有几番睡意。
绿俏在她耳根子边又道:“陛下,再过些日子象国便要派使臣前来,听说前来的使臣是张生面孔,陛下还是按照老规矩吗?”
万俟舒浑身懒洋洋,像是未在听绿俏说些什么,只是浅声应道:“象国?那便按照老规矩来吧,不过是来上贡的,年年都是如此,今年又何须改变什么。”
绿俏笑着点额:“奴婢记下了。”
……
第827章 他们都是最好的人(章节二合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