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孩子从小接受军事训练,等到他们长大,在工厂里依然会保持训练。
到时候他几万训练有素的武装工人在手,万一真要是嘉靖皇帝或是以后的隆庆皇帝脑抽,对他起了猜忌之心,又或是朝廷里的官员们抱团对付他,他林河也不是没有造反的胆子,到时候拉出清君侧的旗号,三万火枪兵配上大炮再加上风帆战列舰,信不信他直接走海路打进京师。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林河是绝对不会干造反这种事情的,因为打赢了也没什么好处,还不如在嘉兴府这边猥琐种田,只要给他几十年时间,现在大明朝那些让他看不顺眼的事物通通都得消失。
“读书人不懂规矩,有意思!”
赵文华笑了起来,他明白林河的意思,本朝优渥读书人,确实是给有了功名的生员阶层不少的特权,这时间一长呢,很多读书人确实都膨胀了,妄议国事,那简直就是什么人都敢黑啊!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就像林河说的那样,本朝读书人考取功名,只读四书,几乎九成的人都是读四书给读废了的,旁的且不说,本朝套虏连年肆虐九边,这些年换过的督师大臣不知道有多少,可没几个知兵的,还不如九边的武夫!
可一旦那些武夫们取了些功劳,这朝廷里的御史不就忙不迭地跳出来,开始打压了!
赵文华是奸臣不假,可他却是有本事的奸臣,而且一般奸臣脑子好使,不会迂腐得跟个蠢木头似的,赵文华看得出林河用军法治学别有深意,可他想不出这里面林河究竟是怎么考虑的,不过他也不会纠结,林河这眼下给的理由也确实挺合适。
“这南京国子监倒也是可以用一下惊仙你这法子!”
赵文华忽然这么说了一句,南京这地方虽然说是大明留都,也有六部等衙门在,可毕竟是给那些失意者养老的地方,虽然说里面也是关系盘根错节挺复杂的,但是和京师那摊浑水比起来,南京那里可是好施为的多。
眼下在嘉兴府这边,随着和林河的交流加深,再加上林河作为扭带,联系上了内廷和锦衣卫的关系,赵文华原本压抑在心底里的首辅之梦也正式化作了野心,正因为有了这份野心,所以他才有了更多的想法。
对于自己那位大明首辅的义父严嵩,赵文华过去很佩服,毕竟大明朝如今就是间四处漏风的纸房子,这位义父能当好裱糊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谁让嘉靖皇帝这位主子也不是位好伺候的主。
可是来了林河这里,自忖开了眼界的赵文华现在回过头看看,自家那位义父跪舔嘉靖皇帝,又当皇帝的刀子,又当个背锅侠,可说到这治国理政的能力上,还当真是没什么本事。
赵文华现在学了不少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再加上还有林河这个开挂的辅助在,眼下正是膨胀的时候,在他看来若是让他来当首辅,肯定能比他干爹严嵩干得好的多。
不过想归想,但赵文华还是心里面有点逼数的,眼下朝廷里的严党一系,那真是废柴满地,那些人搞党争,玩阴谋诡计,贪污捞钱那都是个顶个的好手,可真要让他们好好治理国家,那还是省省吧!
赵文华很清楚,自己日后能不能冲击首辅的宝座,一来是需要林河这边的支持,二来便是严嵩倒台后,他能够安抚严党一系,不至于让朝廷动荡。
可是用林河的话说起来,严党那些家伙全都是猪队友,根本就没法指望他们,赵文华如果不想当个短命首辅的话,就得有自己信得过,也能用得上的班底。
南京国子监,便是赵文华想打主意的地方,大明朝的科举,过了乡试最后能考中进士的,国子监的生员占比可不小,而且进国子监的分两种人,一种自然是托关系走后门进来的,一种则是凭本事进来的。
拿下南京国子监,筛选出一批人才,收为己用,特别是下一科考中进士的,过几年自己上位的时候,这些人不过是刚踏入仕途的新人,自己破格提拔他们,那便是自己的死忠。
不得不说,赵文华想的挺远,但是在南京国子监如何筛选真正的人才,却一直让他发愁,现在他被林河洗了脑,当然不会觉得那些八股文做得好的就是人才,他需要的是有足够执行能力,性格坚毅的人,这种人可不是那些死读四书的“才子”。
而林河眼下在自己学校里搞得这套军法治学,却给了赵文华一个参考的思路!
第三百八十二章 听不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