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七十五章 异变的大友家[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爸,不过仍旧对大明保持着敬畏,而这种敬畏是体现在文化上的,日本国内的茶道音乐等等都是源自大唐,之后数百年来都没怎么变过,而对于大明的读书人,日本国内的大名豪强还有公卿士大夫们都是极为敬重的。
      汪直在大明的时候,不过是个连个秀才都考不中的游侠儿,可是到了日本后,最初和那些大名打交道的时候,从来都是自称儒生五峰,直到他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手下的船队在海上各种黑吃黑中越来越庞大,儒生五峰才变成了五峰船主。
      在大明,读书人的地位很高,而像汪直这样一直都对朝廷有着敬畏之心的,其实心里面也是很渴望自己是个文化人,所以汪直即便下海当了走私海商后来更是干起了海盗的勾当,可是却一直都坚持读书。
      于是时间久了,汪直哪怕是个大海贼,可是他的汉学造诣放在日本这地方,也是属于当世顶尖的,日本的大名这个时候仍旧是以中华文化为正统的,大友义镇从小被当做大友家的继承人培养,自小读得当然都是孔孟和诸子百家的书籍。
      在这个时代的日本,孙子兵法都是被当做大名家族的秘传书籍,就是放在大明也算得上博览群书的汪直自然能让大友义镇佩服至极,所以两人之间,也算得上亦友亦师的关系。
      二阶崩之变时,菊池义武便曾经找上汪直,希望汪直能够切断对大友家的物资供应,同时他也表示大内家也愿意让汪直在大友家的领地上寻找一处良港筑城,不过却被汪直给拒绝了。
      汪直一直都很看好年轻的大友义镇,这并不是因为两人之间的交情,而是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着成大事的特质,而相对的大内家却因为笔头家老陶晴贤的强势,汪直断定大内家日后必有内乱,而离开了大内家支持的菊池义武根本不会是大友义镇的对手。
      不过一时衰落的大友家在大友义镇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元气,做出了这样判断的汪直在拒绝菊池义武后,更是和大友义镇通风报信,甚至帮大友义镇筹措了一批物资帮他稳定局势。
      汪直的这笔投资,也为他带来了回报,之后大友义镇果然迅速平定了内乱,而大内家则发生了动乱,陶晴贤发动了叛乱,然后大内家和毛利家交战,结果大败。
      在大友家的领地,大友义镇准许汪直可以选择良港建立商市,而汪直也在松浦家的领地后,有了第二处可以长久经营的根据地。
      此前,汪直接待了胡宗宪派来的使节后,便派人护送去了大友家,后来朝廷打出了乍浦大捷这样的胜仗,他便也派了人去大友家请大友义镇商谈要事,不过这个时候大友义镇正忙着攻略丰前。
      原来去年九月陶晴贤在严岛之战败死,毛利家迅速崛起并攻入了大内家本领的周防长门,此战在北九州也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事先已经内通毛利家的筑前丰前诸豪族此时响应毛利举起叛旗,与仍忠于大内氏的豪族发生激战。这个时候大内家忙于应付毛利家而无法顾及九州。
      结果第二年大友义镇就率领志贺、朽纲、田北等军攻入丰前,随后占领了通往西国的门户门司城,而站在毛利一方的门司等氏在义镇的攻击下或者灭族或者丧失了领地。控制了丰前后大友义镇开始攻略筑前,自然没功夫来平户和汪直见面。
      于是汪直左等右等都等不到大友义镇过来,便索性带人去了筑前和大友义镇见面,还在那里和胡宗宪派来的蒋洲和陈可愿见了面。
      结果汪直这一趟过去,却又给历史带去了变化,考虑到日本这时候到处都不太平,汪直前往筑前时,也带了近千人马,而且这千人队伍乃是专门护卫他安全的精锐,其中大半都配备了火绳枪,同时还有一支百人的武士队伍,这些武士可都是汪直收拢的日本各地的精锐武士,其中不少都是剑术高强的剑客。
      汪直本就有了招安的心思,自然也要让朝廷看到自己的诚意,为了能让大友义镇答应自己释放被掳走的大明百姓,他出手帮了大友义镇一把,于是大友义镇提前一年打下了筑前地区,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毛利家变得紧张无比,因为毛利家对九州大名的优势便是在于毛利家的水军,可是汪直突然间帮了大友义镇一把,谁知道这位明国的海盗王会不会让麾下的船队也加入战局。

第三百七十五章 异变的大友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