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五十八章 有文化的羽林军[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本《步兵操典》真当成是戚继光写的,毕竟戚继光是实诚君子,林河不愿意署名,他便写了篇序,把林河夸成了孙吴复生不外如是的地步。
      高洪并没有去过嘉兴府,而且他性格一向沉稳,哪怕李芳说了林河太多的好话,那本《步兵操典》也翻得烂熟于心,但仍旧是觉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亲自见到了那在乍浦横击三倍于己的倭寇,并且杀得倭寇丢盔弃甲,沿海尽成血海的戚家军的虚实,他才会用这《步兵操典》训练手下兵马。
      如今他亲眼见识到了,然后这个性子老实的御马监掌印太监便对林河佩服得四体投地了。
      戚家军演武完毕后,本来按着兵部的安排,就该是去京营的某处营盘暂时驻扎,然后等待兵部的调遣,可是高洪来过之后,也亲自见识到了戚家军的强悍,又有嘉靖皇帝的口谕,便直接带着这支戚家军去了御马监的驻地,而这时候先前还号称无有军令不奉行的戚家军跟着这位高太监走得贼快。
      这下子跟着高洪一块同行的兵部随员顿时坐蜡了,可是本朝的太监们威势不显归不显,可这位御马监的掌印太监可是号称能够手撕套虏的绝世凶人,更何况高太监还说了是奉皇上口谕,他哪有胆子阻拦,最后便只能灰溜溜地回兵部衙门去禀报了。
      原本要安排去九边的强兵被御马监截了胡,兵部自然不肯善罢甘休,这些年套虏隔三差五地去九边打秋风,甚至不时窥探京师,他们好不容易盼来一支能打的官军,要安插在在几处要害地方,结果还被宫里的太监们给搅黄了,这怎么能忍。
      只是兵部的官员们义愤填膺,还没有鼓噪起来,要呼朋唤友弹劾高洪这个御马监的掌印太监时,最近几个月一直显得甚为低调的严世蕃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这位独眼龙的小阁老虽然素来以骄横著称,可是兵部尚书杨博却是他忌惮的少数几人之一,平时也几乎不会来兵部衙门。
      只不过严嵩被嘉靖皇帝叫进了宫,吩咐了这件事情,而自从手下死士在歙县死得悄无声息后就始终心怀恐惧的严世蕃则是把这当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哪怕最后会得罪死杨博,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不过好在杨博这位兵部尚书此时去了九边总督宣府、大同和山西军务,不在京师。
      于是没有自家部堂大人坐镇的兵部官员对着火力全开的小阁老严世蕃,瞬间被喷成了狗,再加上兵部里也有严党羽翼,最后弹劾高洪这位御马监的掌印太监自然不了了之,另外他们还得帮戚家军改组的羽林军拨下军饷粮草。
      说起这戚家军改组的营号,本来是想用三千营的名号,可是大明朝这些年兵制变来变去,这几年又从十二团营要变回原来的三大营,于是三千营的名号自然便不能用了。于是便改了羽林军,这名字的由来倒是和汉朝的羽林没什么关系,纯粹是因为宣德六年时,御马监正式开始掌管禁兵,然后取的第一个正规名称便是:“羽林三千户所”,虽然只用了两年以后便没再沿用,但是羽林这个军号,放在历代也算是给精锐用的,倒是正合戚家军的威风。
      眼下,这御马监的校场上,羽林军便正在卖力操练,高洪这位御马监的掌印太监在把戚家军给拐回御马监以后,简直如获至宝,一面他确实舍不得把这支捏合得已经颇为默契的强兵拆开,一面实在是这支戚家军太叫人惊喜啊!
      在那戚家军从嘉兴府开拔前,全军上下都在学拼音和简体字的,再加上林河的一通谆谆教诲,什么没文化会吃亏,要是不识字不懂京师官话,留在京师铁定会被人欺负,让戚家军那群将官们一边赶路,一边晚上也没忘了关心大头兵们的学习,要说这年头读书识字肯定是最神圣的事情,哪怕是再粗鲁的军汉也知道好歹,虽然说林河给他们的识字课本是用简体字写的大白话文,可是通篇都是洗脑式的忠君爱国各种英烈故事鸡汤段子,政治正确地不能再正确,而且简体字也确实能提高识字效率。
      所以眼下这支羽林军不但武力强悍,更是大明官军里文化最高的一支军队了。
      “效忠皇上,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杀杀杀杀杀!”
      骑在马上的高洪看着翻来覆去操练的羽林军喊着口号,幸福得脑袋生疼,原本以为四卫和勇士营还不错,可是眼下和这支羽林军一比,简直就是没得比,可真要让他从羽林军调走大批人手去四卫和勇士营,他又怕坏了这支强兵。

第三百五十八章 有文化的羽林军[2/2页]